自开展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以来,XX市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机构,积极开展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清理,工作中贯彻落实主体责任,主动作为,以强化整改促各项活动有序有效开展,以着力推进政务服务和市场环境为重要载体,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所急,瞄准项目落地供给侧结构改革,完善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着力破解项目落地要素制约、加大项目融资和扶持资金支持力度,加快项目落地促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认真开展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项目落地和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成效,2020年发现的1610件问题和2020年新发现的10件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项目落地率达到98%,有力推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连续几个月稳定在6%以上,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6.8%,位居全省第五位。138项省市重点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55.9亿元,占年投资计划85.2%;74项计划开工项目68项实现开工建设,开工率91.9%;102项省市推进前期项目,15项提前开工建设,完成投资9.9亿元。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把开展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工作全局
一是市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多次召开市纪委监委驻发改委纪检组参加、有关科室负责人列席的党组会、党组扩大会议,传达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安排部署和专题调度“回头看”工作进展,经4月28日党组会议研究,成立了由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二是坚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聚焦2020年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和2020年主要工作,结合《省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方案》,认真研究制定了《XX市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纳入“衡传〔2020〕44号”文件予以印发贯彻实施。
(二)靠前指挥,认真安排动员部署和宣传发动
严格落实《工作方案》确定的各阶段工作要点,制定月度工作重点,认真安排部署和推进相关工作。4月28日召开党组专题会议,传达省市工作会议精神,部署相关工作,要求“抓住整改契机,把问题整改到位”。4月30日,印发《关于认真落实4月28日省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视频会议精神的通知》,部署安排制定工作方案等工作。5月18日全市巡视巡察整改暨“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整改“回头看”统计工作培训会召开后,当日印发《关于贯彻落实5月18日会议精神推进报表报送质量工作的通知》,对统计报表质量进行安排部署。5月23日召开各县市区和市直责任部门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推进暨培训会议,对全市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发动,坚持举一反三自查自纠。5月30日召开党组会议,听取牵头的招标投标不规范问题和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5月31日召开各县市区再次研讨和部署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相关工作会议。7月12日召开各县市区和市直责任部门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阶段总结暨推进“回头看”“大起底”工作协调(调度)会,会上听取各单位汇报、安排部署7月份主要工作、讨论研究《推进做好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交叉互查、明察暗访工作方案》等事项。7月18日印发《关于落实全市巡视巡察整改暨“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整改“回头看”市直牵头单位汇报会会议精神的通知》,全面贯彻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交叉互查和明察暗访以及搞好科学评估。7月20日召开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交叉互查会议,通报清理情况,安排部署交叉互查检查工作。
同时,加强宣传发动,发挥新媒体作用。建立了举报投诉处理机制,设立了举报电话、举报箱,广泛发动群众力量,确保将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了“2020项目落地难”微信工作群,市、县各责任单位全部建立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安排部署及沟通交流“回头看”工作。在市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调整公开举报电话的公告》《关于认真落实4月28日省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视频会议精神的通知》等,进一步加大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宣传发动力度。
(三)强化措施执行,真查实改
一是制度约束促整改。印发《〈分级调度制度〉等制度的通知》,建立和完善分级调度、报告通报、举报登记、明察暗访、查否复查、公开曝光、追责问责、信息报送等工作制度,并严格制度执行。1.投诉举报查否复查制度。5月11日,印发《关于公布公开举报方式的公告》,监督举报方式,公布市直各责任单位的举报电话、邮政信箱和电子邮箱,举报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畅通举报渠道。6月2日因办公地点搬迁(市民中心迁移),印发《关于调整公开举报电话的公告》。2.分级调度制度。建立了市县牵头责任部门互联调度的新常态,紧密结合每月工作重点,通过采取下基层调研检查、召开会议、做好阶段总结等方式加强分级调度。5月18日召开会议调度问题整改和报表质量;5月23日通过“回头看”推进暨培训会议,再部署、再培训;6月19日结合问题报表,由各县市区进行阶段工作情况汇报;7月13日,召开工作协调(调度)会,听取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汇报,调度阶段工作情况和安排交叉互查明察暗访等工作。3.月通报制度。为确保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实行通报制度,按照每月双周报实行双周通报制度,累计发布通报6次,推进工作开展。4.督导检查明察暗访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监督检查和实行交叉互查的通知》,《通知》明确具体工作方案,对督导检查、明察暗访工作安排部署,采取座谈会、随机抽查、重新核查和全面复查的方式,抽查检查明察暗访比例不低于20%,对查否的问题进行全面复查。5月期间,各县市区均开展了督导检查,6月25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枣强县、冀州区等县市区进行实地检查,7月18日,印发《关于推进做好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交叉互查、明察暗访的工作方案》,成立了17个近70人交叉互查和明察暗访工作组,认真开展交叉互查和明察暗访,7月30日完成交叉互查和明察暗访。其他相关制度也在具体工作进行了贯彻落实。
二是核查复查促整改。按照工作部署和要求,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核查复查和相关公示的通知》,对“零报告”单位进行核查复查、对重点难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复查、公开整改情况等进行核查复查,完成了《对“零报告”单位核查复查专题报告》《对交办问题核查复查专题报告》《对重点难点问题核查复查专题报告》《明察暗访工作专题报告》等专题报告。
三是“点穴式”督查促整改。根据省专项办《关于近期巡视整改暨“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整改“回头看”工作情况的通报》(冀清办[2020]14号)精神和市专项办部署,结合7月15日形成的“零报告”统计情况,对各县市区进行点穴式督查,再次进行深入排查。经过点穴式排查,各相关县市区和市直责任部门在签订“承诺书”基础上,分别对点穴式督导检查进行了分析,并报送分析报告,完成了《关于对“零报告”问题单位开展点穴式督导检查的分析和督导报告》。
四是信息互动促整改。落实信息报送制度,分10批次累计上报信息14条。其中,《XX市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模拟审批”提效项目建设》《创新工作方式、转变服务理念切实解决项目落地难》等信息受到省项目落地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肯定。
五是约谈机制促整改。为做好第三阶段“明察暗访、综合评估”相关工作,落实省、市领导讲话精神,印发了《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综合评估工作方案》,重点围绕“五查三看”进行综合评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按照综合评估办法,通过各县市区交互检查和市直分组单位明察暗访,先后组成17个将近70人交互检查和明察暗访工作组,对各县市区按照工作组织落实、问题清理整改、数据统计报送、工作制度建立、信息上报、典型案例曝光、促进项目落地等7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完成了《关于开展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情况报告》并对各县市区进行排名,并对综合排名相对落后的桃城区、故城县、高新区的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六是追责问责促整改。自2020年开展项目落地难问题专项清理工作以来,2020年发现的1610件问题全部按照《项目落地难问题专项清理工作整改标准和分类处理意见》和《项目落地难问题专项清理工作整改标准的说明》完成整改,追责595人,其中,纪律处分3人、其他592人;问责6人;2020年新发现的问题10件,均按照《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质量办法》规定,全部完成整改,追责7人。
二、亮点工作
(一)落实“大核查”“大起底”,促进“大整改”
实施原问题“大核查”。认真对标《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质量办法》,按照“谁清理、谁核查”的原则,由市、县两级相关责任单位按照“账证相符”的标准,进行“大核查”,逐项核查问题整改情况、问责追责情况、佐证材料归档、制度建设等情况,确保清理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实施发现问题“大起底”。按照市专项办工作部署,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大起底”专项行动的通知》和《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大起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2020年专项清理工作确定的时间起点的所有项目和2020年新发现问题进行“大起底”。
实施发现问题“大整改”。开展“回头看”以来,各县市区和市直责任部门通过针对旧问题举一反三或创新方式方法新发现问题,积极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登记入表和纳入整改整治范围。2020年专项清理发现问题1610件,全部整改到位;2020年新发现问题10件,均按照《项目落地难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质量办法》规定,全部完成整改。
(二)着力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
贯彻落实《河北省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办法》(冀政办字〔2020〕13号)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文件,实施流程再造,梳理办事指南,优化办结时限,推行并联审批,建立完善“证照库”等,投资项目办结时限压缩率在50%以上。深州市不断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深州市建设项目模拟审批暂行办法》,推行“模拟审批”机制,并在具体投资项目中应用,已办理深州市第四小学、京津产业孵化园等项目,办结时限优化缩减了将近30个工作日。安平县在审批服务中推行“五少”(畅通渠道,让企业“少等待”、靠前服务,让企业“少差错”、容缺受理,让企业“少退回”、主动服务,让企业“少跑腿”、简化材料,让企业“少负担”),荣获“河北省服务名牌”省政府质量奖。
(三)积极探索破解项目落地要素障碍
完善用地管理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管理办法》,对省市重点项目占补平衡指标实行全市统筹,推行先租后让为企业减负,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耕地占补项目109个,上报93个批次用地面积814.97公顷,试行工业用地储备制度,编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各县市区开发区储备用地500亩以上,彻底解决项目等地无法开工问题。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实施和重大工程建设,截至2020年6月末,XX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项目贷款投放余额162.77亿元,较年初增加17.95亿元,其中,京津冀协同相关项目贷款73.21亿元,国家级重点项目2.74亿元,省级重点项目30.93亿元,地市及以下重点项目23.50亿元。印发《XX市关于实施重点企业“金融港”护航计划的意见》,积极开展“政府陪行长走企业”活动,畅通政银企联系桥梁,精准推动银企对接。累计发布136项重点项目、182家骨干企业融资需求,涉及金额324.48亿元,实现授信225亿元。
(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推进长效机制建立
市项目落地难问题整改“回头看”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认真加强问题整改促进项目落地基础上,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着力推进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制度,截止到8月13日,累计新建、修改、废止、保留制度232件,其中,新建制度146件、修订制度14件、保留制度65件、废止制度7件,有效规范了建设项目落地。与此同时,各相关部门根据全市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审时度势,深入分析项目建设和投资形势,以狠抓项目建设促进投资有效增长为重要抓手,积极为市委市政府献言献策,出台相关推进文件10件,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三、存在问题
一是自查发现问题阶段,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和创新方式查找新问题的方式方法较少。二是个别县市区开展通报和明察暗访次数少,真正发现的典型案例、发现的亮点工作和经验做法以及取得成效不多。三是完善制度机制方面,需要对建立的制度机制进行跟踪检查、完善问效,确保制度执行到位、长效机制建管到位。
四、下一阶段主要工作
下一阶段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要工作:一是深究细挖深层次问题,要通过举一反三和创新方式方法新发现问题,全面落实清理工作任务,深究问题根源。二是在开展交互检查、明察暗访和综合评估基础上,加强对县市区填报的问题清单、数据情况审核,坚决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问题。三是持续压实工作责任。督促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一把手”,切实加强对整改“回头看”工作的组织领导,对重点难点问题靠前指挥、直接督办;督促各县市区、责任单位对明察暗访发现问题进行分类研究,依规依纪依法抓紧整改处理,确保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四是强化取得成果宣传,各县市区和市直责任单位要对专项行动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为群众解决的实际问题,积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推介先进、鞭策后进,营造浓厚氛围。五是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结合“综合评估”,进一步核实建立制度和制度执行情况,坚持用硬指标、硬杠杠,打造硬标准,确保整改“回头看”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