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工作计划 > 单位工作计划 >

文广局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

| cwl2

2020年,文广局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突出重点、争先进位,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20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1、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是扎实做好基础业务及读者服务工作。今年,图书馆新增图书8562种,17124册;订阅期刊321种,5262册,报纸51种,涵盖了各领域书籍与科普读物,极大地满足了各类读者的阅读需求。截止2020年10月,累计到馆44.8万人次,日均1495人次。图书外借10.4万册次,办理有效借书证1201个;累计办理有效借书证7585个;电子阅览室全年上机达到14092人次。举办各类展览10期,参观人数达3200多人;与相关单位举办各类培训班28期,培训人数达到1200多人;举办中老年书法培训班、国画培训班人数累计达到3120人次。开通了XX县图书馆移动阅读 APP,微信公众号、订阅号人气大增,为图书馆新媒体服务开辟了新的空间。二是组织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图书馆紧紧围绕“同筑中国梦,共度书香年”宣传主题,结合本馆实际,认真安排部署节日期间系列文化活动。开展“网络书香过大年”、“同筑中国梦,共度书香年”图片展及书画作品展、迎春猜谜等活动,大型图片展包含“家风传千秋”、“中国精神”、“二十四孝”三个版块,读者可以从图文并茂的故事中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及国人的家国情怀。展出书画作品56幅,15个农家书屋开展迎新春猜灯谜活动,自制灯谜300条,活动共有2000多人参加,发放奖品988份。

文化馆以“辉煌60年 见证新发展”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一是组织开展民间文艺社团优秀节目展演活动,从正月初七到正月十五在欣兰广场、润园广场、如意湖、太阳城广场、文化广场五个广场上,共演出36场次,参加演出队伍22支,演员800余人,受众人数8万人余次;二是开展了第九届农民文艺汇演活动,由各乡镇和街道组织6支队伍参加,演员360余人,创新节目50余个,受众人数2万余人;三是开展了第三届秧歌社火大赛,参加队伍9支,演员800余人,受众人数5万余人;四是开展2020年“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文艺巡演活动,全年共安排13个专题巡演,共220场次,截止10月底已完成195场次,受众人数6万余人;五是协助民间文艺社团开展“文化惠民˙乡村文艺巡演”活动,完成267场次(其中习岗镇文化站8场次;金贵镇文化站59场次;洪广镇文化站8场次;常信乡文化站42场次;街道办文化站150场次;);六是开展2020年“辉煌60年·见证新发展”特色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完成51场次,受众人数3万余人;七是组织开展2020年XX县第三届“美丽乡村 农民文化大集”6场次;八是开展了“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12场次;九是开展群众美术书法展览两期;十是开展非遗展示展览活动两期。三是举办群众文化免费培训。充分利用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免费举办各级各类辅导培训班。举办2020年寒暑假少儿免费培训班,开设有少儿书法、少儿舞蹈、少儿架子鼓、古筝、吉他以及少儿合唱等7个培训班,培训人数1080人次;举办四期的成人书法、舞蹈、合唱、二胡、古筝、电子琴6个学习班,受众人数6500余人次;开展了共三期广场舞培训,培训学员300余人次;开展了XX县民间秧歌社火培训,培训学员90人次;开展了“时代新女性·巾帼展风采”礼仪展示培训班,培训了来自全县十五家单位共150人。开展2020年民族民间舞培训一期,开展2020年XX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一期,开展2020年美术欣赏讲座一堂。四是开展全民阅读“六进”活动。今年,图书馆在推广“书香XX·全民阅读”活动上,采取整体服务外包方式,有效解决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整体策划、媒体宣传、单位协调等工作上带来的不利因素,扎实推进全民阅读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活动的有效开展。图书馆职工到县金贵镇、立岗镇、常信乡集市、洪广镇欣荣村、广荣村开展以“同筑中国梦,共度书香年”为主题的文化迎春活动。活动共发放图书 100册、期刊800册、为群众赠送春联500副。扫码关注“书香XX”公众号的读者达300多人次。举办第二届“书香XX”乡村读书节、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个人收藏展、书香XX征文、手绘、摄影作品比赛等活动,有近5500名群众参加,共展出展品350多件,征文281篇、手绘作品181幅,摄影105幅。图书馆向习岗镇红旗村农家书屋捐赠图书200册。向雷达站、凯晨集团党群活动中心、金河社区、江南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荣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配送图书6500册,价值19500元,极大地丰富读者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2、夯实基层文化建设。通过实地调研,确定以五个乡镇,六个村的基层点,按照市局“八有”标准,规划预算了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的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舞台、队伍、文化活动室等项工程,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十月全部完成。今年以来,XX县加大文化馆阵地建设,到目前为止XX县数字文化馆已初具规模,建成两个数字互动体验室、一个数字美术书法体验室、一个数字钢琴体验室、两个电子鼓体验室、一个全息投影室、两个9D VR体验室、两个影音室、一个数字录音室。

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在文物保护上,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落实银川市“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研究与传播项目,共面向社会征集县域内文物保护单位解说词6篇。编制了《汉墓群保护规划》和《宏佛塔保护规划》,实施了暖泉汉墓群北区保护工程,组织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集中宣传活动。上半年共展文物安全巡查26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处,查处涉及文物安全案件1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XX县共申报成功自治区级项目3项,分别为《皮影》、《花儿》、《王氏泥塑》。代表性传承人两位,分别为王德贤和王永红。申报成功的市级项目18项(含合并)市级传承人五位。公布县级项目30项,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6位。同时,对所有的非遗线索进行了再梳理和再论证,从中又发现了有价值的项目两个,即《盘扣技艺》、《泥纸混塑家用品制作技艺》;6名传承人入选银川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4、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一是建章立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文化市场黑名单制度》、《举报受理工作制度》、《文化市场日常巡查制度》,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规范完善行政处罚流程和执法环节以及行政处罚案卷归档整理工作。二是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经营活动。加强网吧行业自律,签订了《网吧规范经营承诺书》及《安全生产责任书》及《文明经营倡议书》,开展日常巡查和重点抽查以及突击检查,严厉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行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10人次,检查各类场所290余家次,责令改正11家。三是认真开展“扫黄打非”工作。认真组织开展2020扫黄打非“清源”、“净网”、“护苗”、“固边”、“秋风”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出版物,把查处“粗口歌”、“色情口袋书”、“黄色卡通画”和“暴力游戏软件”、“网上淫秽色情信息”列入“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截止目前,我局共查出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场所18家,发放停业整改通知书21份,收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300余张,非法书刊200余册,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查处违法出版物印刷案件一起。四是加强对业主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组织举办网吧经营业主、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法律法规培训班4期,提高从业人员知识、懂法、守法意识和从业技能。

5、加快现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加大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常信乡稻渔空间、通义民俗村本地特色文化元素显著提升;XX山1958文化产业基地申报自治区非遗传承基地。组建了XX县文化产业联合会,举办了陕甘宁秦腔艺术大赛等节庆文化活动。编印《XX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名录》,完成了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示范户自评。完成自治区重点文化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重点项目3家(王氏泥塑、XX山1958文化产业基地、宁夏爱华)。截止目前,全县文化产业单位199家, 其中文化传媒广告企业29家,打字复印等印刷企业16家,互联网服务企业69家,其他类85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产业示范户1家。

(二)全域旅游迈上新台阶。

截止目前,我局完成争资金1405.9万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75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累计接待游客25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亿元.

1.旅游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共谋划项目8个,入库项目8个,新建6个,续建2个。其中:XX山岩画防洪保护工程已完成岩画沟道管网和防洪墙等防洪工程;南湖休闲度假中心正在建设鸽棚;XX山岩画文物保护利用设施项目正在建设景区木栈道、文物保护围栏等建设;银川世界岩画馆改造和中心布展项目,完成室内改造和装修工程;民俗影视文化旅游村项目已建设完成观光台、鹊桥、状元楼、观光台、旅馆等建设,逐步完善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项目6个,分别是民俗影视旅游文化村、数字影院、XX山1958、山河原野小镇、天源达金山生态园、XX山东麓生态葡萄酒庄。同时,加强对接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旅投集团、新生代甘草等公司,争取项目落地。每周跟踪推进XX山葡萄文化产业园、无限航空产业园、枸杞特色小镇等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情况,力促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3.旅游活动如火如荼。组织冰钓赛、航模展、冰雪节、农耕文化节、第二届“粽叶飘香 情暖端午”粽子节、第二届稻渔空间插秧节等旅游活动,并组织相关旅行社进行旅游资源踩线,策划旅游路线11条,并与宁夏海外旅行社签订运营协议。

4.景区农家乐改造提升有序开展。结合“乡村振兴”计划,鼓励扶持企业创建A级景区,全面提升A级旅游景区档次,抓好旅游景区、乡村旅游连片发展区。2020年共申报乡村旅游带头人11人,特色农家乐3家,星级农家乐5家,并成功创建2家四星级农家乐(光明渔村和桃林又一村),2家三星级农家乐(桂文庄户人家和金沙农庄)。成功创建3A景区1家(稻渔空间)、2A景区两家(麦尔乐枸杞食品文化馆、民俗村),目前,宁夏园艺产业园和中国枸杞馆正在创建申报4A级旅游景区,XX山岩画筹备创建5A级国家旅游景区,丰植源正在申报2A级旅游景区。新建A级旅游厕所13座,已上报自治区旅发委。

(三)强化广电舆论宣传监督职能。截止目前,《XX新闻》播发稿件1260余条;在XX电视台微信公众号、XX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宣传软文1400余条左右。制作专题节目12部;其他媒体共播发稿件260余条,制作公益广告9条。

1.加强和创新时政新闻报道工作。2020年,县电视台多措并举为全县“富民强县,跨越发展”的总目标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除对全县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外,重点围绕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精神文明建设、作风建设、平安建设等工作在《XX新闻》针对阶段性重点工作开设深化落实年、乡村振兴、督查与落实、电视问政专栏专版,将电视宣传与新媒体联动,编辑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聚焦基层,第一时间进行采访报道。同时,积极与中央广播电台驻宁记者站、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媒体联络,及时有效地将我县重点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

2.不断创新和强化舆论监督职能。一是时政节目民生化。新闻节目以“传达政声 引导舆论 服务百姓 为民解忧”为宗旨,主动架起了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以多样化、轻松化的采访报道方式,通过连续报道、现场报道、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等形式,将街头采访、入户调查、暗访等多种采访方式融入新闻节目中,收集群众对城乡建设、教育医疗、环境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期盼、意见和建议,发布各职能部门重要政务服务信息,搭建起了解决群众诉求的桥梁纽带。其中,《新闻随手拍》共报道不文明行为现象16余条,《服务资讯》向百姓发布各类有效政务服务等信息240余条。二是做好2020年《XX电视问政》节目。在县纪委和宣传部的指导下,电视台《XX新闻》精细策划实施,目前,正在拍摄制作2020年第十五期问政短片,计划十月下旬播出。

3.广电联盟+旅游”模式有序推进。依托宁夏城市台广电联盟,与华东地区城市广电联盟联手打造“资源共享,形象共树,市场共拓”的协作平台。为景区、旅游企业和观众架起一座出行旅游的桥梁;是百姓游山玩水的好向导、吃住游购的好参谋、出行旅游的风向标。长三角县市区60余家电视媒体共同参与,同步推广宁夏旅游。

二、存在问题

2020年以来,我县文化旅游广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县文化事业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产业发展支撑不够。缺乏针对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和文化产业培育扶持的具体优惠政策,造成招商无着落、培育无政策;没有文化产业创业园区,造成招商落地难,培育小微文化企业难,也无法发挥文化企业积聚效应。二是文化服务创新不够。虽然我县文化活动已实现了常态化发展,活动频繁,但依旧处于简单的、传统的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也缺乏创新,社会购买服务条件尚不成熟,戏曲、舞蹈、杂技等多样性的公共服务还做不到,只能满足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三是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个别乡镇村文化阵地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只是逢年过节搞搞文化活动,不能长期开展文化活动,对农民进行科技讲座、法制宣传、读书看报、信息交流、文艺辅导、体育比赛等活动,公益性文化的职能作用发挥的不充分。四是旅游资源挖掘不足。由于企业投资、开发难度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鹿盘寺、洪广营、暖泉墓地等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为XX县旅游资源区域整合增加了难度。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丰富内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1、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各乡镇场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功能,加强硬件管理和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全县普及符合标准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扩大农民文化大院建设成果;按照“八有”标准,完成10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继续抓好图书馆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项目,新华书店项目开工建设,形成覆盖全县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强化公益性、均等性文化服务。持续开展“四送六进”活动,在继续实施农村困难人群免费安装有线电视公共服务项目、文化进社区、文化下乡和公益性演出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同时,突出解决好社会弱势群体、进城务工人员的读书、看报、看电影、收看电视难问题;继续做好文化艺术普及和免费开放,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公益培训班,社区以及乡镇群众提供免费、优质的服务;做好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基地建设,大力引进人才,培育和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高的队伍,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3、广泛深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继续实施文化“四送六进”、送戏下乡、乡村文艺演出、“书香XX”等文化服务品牌活动,扎实推进“送文化为种文化”,稳步实施政府采购公益性群众文化演出活动,让群众对文化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继续开展好“文化惠民”送文化下乡等精品群众文化活动项目,使文化乐民文化育民这一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4、推进文化艺术精品创作。集中力量,统筹规划,深入挖掘西夏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等文艺素材,重点组织好艺术精品的创作。打造出社会有影响、市场叫得响的文艺精品佳作2个,使我县参评全国、全区性文艺类大奖获奖作品的能力大幅提高,并尝试文艺剧目进景区。同时,加大推进群众参与文化创作的积极性,繁荣我县文艺创作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同时组织好文艺创作节目的编排演出工作。

5、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加大文物巡查力度,严密排查,防止火灾、破坏、盗墓等安全隐患发生。抓紧实施宏佛塔防雷工程和保护规划项目。加强对濒危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力度,加强县域内历史文化的搜集、挖掘、整理、出版工作,让历史文化丰富文化大县的内涵。

6、加大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开展扫黄打非“清源”、“净网”、“护苗”、“固边”、“秋风”五大专项整治行动,整顿和规范音像市场,规范演出市场秩序,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无审批演出行为;加大网吧管理,发展网吧连锁,带动网络文化市场逐步走向规范;继续加强对电子游戏和歌舞娱乐场所的监管,坚决打击利用电子游戏机开展赌博活动,防止出现反弹;

7、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些有情怀、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来XX投资。积极培育本地小微文化企业,持持小微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做好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建设如意湖文化名家工作室,全面提升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二)提升品质,推进全域旅游纵深发展。

1.提升核心景区品质内涵。要把项目招商建设摆在旅游业“二次创业”头等大事的地位,建设游客中心、换乘中心、道路接线、景观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及时对接景观廊道、风景道、文化廊道等建设项目;加快XX山岩画、宁夏园艺产业园的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建设,完善功能区划分,尽快启动旅游景区升级工作;完成丰植源花卉产业园、民俗影视文化旅游村、金山生态产业园的提升改造工作,实现景区功能定位明确,尽快完成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2.提升旅游品牌市场竞争力。创新旅游营销渠道,结合宁夏园艺产业园举办的农业嘉年华、牡丹节等活动,策划举办乡村音乐节、乡村民俗游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去村里网、电视台、旅游报刊等媒体平台的合作,重点推出“景点+交通+酒店+餐饮”组合产品,并将策划包装一批特色体验乡村休闲游产品,进一步发挥XX县旅游产品导向和品牌宣传营销,不断提升XX县旅游形象品牌。

3.完善星级农家乐创建工作。深化三星级农家乐创建,着力提升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加快推进XX县西昱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李家大院、马莲湖农庄、新民庄园等农家乐的星级创建工作,力争年底完成10家以上星级农家乐。

4.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自治区旅游委、银川市旅游委,以及XX县交通局、住建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完成标识标牌、旅游导览图、旅游道路畅通等建设,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力争明年年内完成交通组织、标牌标识、旅游厕所、休息设施、环境整治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5.增强业态融合发展。一是文化+旅游融合。着手对民俗影视文化旅游村、金山生态园、青青生态园等旅游点内容进行前期调研,整理挖掘可提升部分。二是工业+旅游融合。创建麦尔乐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并邀请自治区旅游委和银川市旅游委领导深入现场进行指导创建工作。三是农业+旅游融合。依托瑞信小镇、缘能达采摘园、艺丰农场等乡村旅游点,引进现代农业发展技术,实现融合发展大目标,并结合景区、农家乐、乡村观景点,规划和打造麦尔乐文化馆、园艺产业园、中国枸杞馆、XX山岩画、光明渔村、稻渔空间等10条乡村旅游线路。

(三)加强舆论宣传,着力提高舆论宣传水平

1.加快机制调整步伐。继续优化电视台内部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实现宣传效果倍增、运行成本降低、创收能力增强、工作效率提高的目标。

2.继续增强服务县域发展和助力重大项目建设能力。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线下活动。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设法找准切入点,加大助力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3.打造欢乐XX行品牌活动。2020年,重点打造欢乐XX行品牌活动,通过进社区、进广场增强活动影响力。同时,精心策划组织一些有影响力的公益和商业活动,让参与性强,形式活泼,内容健康的电视文化活动深入人心,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公信力。

4.加快融媒体建设步伐。创新手段,积极探索,以“新闻+服务”、“新闻+政务”、“新闻+电商”等为驱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动“媒体+产业”、“媒体+信息”、“媒体+应用”的媒体服务发展,为县域文化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3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