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学习总结 > 学习心得体会 >

基层读《梁家河》有感

| cwl2

近日,我先后读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两本书以不同的叙述方法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在梁家河插队时的完整历程,书中所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艰苦奋斗的精神、务实苦干的作风以及同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真情,无不让人敬佩和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里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让人不禁追问,小小的梁家河到底蕴藏着什么大学问?在完整读完《梁家河》之后,才明白梁家河就是代表着基层,代表着与群众最近的地方,而越接近群众、越贴近基层的地方,越是蕴含着大学问、大智慧。我们每一名干部都应积极追寻自己的“梁家河”,去到基层的沃土上历练、成长。

要到基层去寻找初心。人生的脚步不断前行,只有内心笃定才能不偏离方向,始终如一。我们有很多干部将自己的工作作为谋生的“金饭碗”,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将工作作为自己争名夺利的工具,以权谋私,堕落腐化……类似种种,无不是丢失初心的典型表现。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再回梁家河时曾深情的说道:“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用七年的农村工作经历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的扎根基层,在和群众的接触中,才能在内心找到清晰的目标和答案,才能明白为什么共产党人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才能找到为人民服务初心的源泉。

要到基层去磨练毅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事实证明,越是条件艰苦、环境复杂,越能考验磨练干部的毅力。今天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时代,不愁吃穿,有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到梁家河插队时要过“四关”,经受身体和思想上双重的痛苦,这其中的艰辛绝不是文字上的轻描淡写所能体现。但七年的基层磨练,没有击垮习近平,却塑造出他刚毅坚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是检验干部的“练兵场”,只有能经受住成长时的挫折和苦头,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真金璀璨,成为思想过硬、意志坚定、作风务实的合格干部。

要到基层去了解实际。习近平在回忆知青岁月时,曾坦言在陕北插队的生活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做实际”。“实际”二字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却往往容易被假象所遮掩、被盲目而忽视。我们今天有很多干部容易犯脱离实际的错误,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和政策的制定者,在出台政策之前缺少到基层的深入调研,做出决定往往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结果导致政策和决策不仅无法在基层得到落实,还对基层的干部群众造成伤害。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更需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时时去基层掌握一些真实情况,只有真正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才能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来主持和推动工作。

要到基层去实践所学。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现实、面对矛盾,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是干部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所悟的好课堂。习近平在梁家河担任支部书记期间使梁家河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始终不放弃读书和思考,并善于在实践中钻研的精神。他带领群众大办沼气,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带领群众打坝修地,创办铁业社等,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这种敢想敢干、善于学习、善于实践的精神正是当下干部所缺乏的。相比于以前,今天的干部有着更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更广泛多样的学习渠道,更应该力求知行合一,主动将自己的所学所悟运用到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去,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18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