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应用写作 > 读书笔记 >

跨过鸭绿江个人心得

| 新华

心得是指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跨过鸭绿江个人心得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跨过鸭绿江个人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跨过鸭绿江个人心得篇1

抗美援朝开战至今_年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场对外战争。新中国刚刚站立起来,是不会屈服倒下的,抗美援朝的胜举成为中国真正开始走向复兴和强大的心理支撑点。缅怀那段历史,有舍身取义、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屹立不倒的中国精神,有忠诚信仰、为和平和正义的事业浴血到底不胜不归的中国力量,这种精神和力量撑起了今日中国蓬勃发展的中国自信。

“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中国精神。是什么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利?是精良的装备和充足的补给?不是。是一种精神,为了信念和理想,为了国家和人民在自然和现实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中国精神。永不倒下,永不屈服,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是我们年轻干部应该传承的在任何阻力和困难面前、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想尽一切办法、“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精神。最苦的日子在过去,再难的日子也会过去,要有当年先烈们那种跨过鸭绿江就要决战胜利的革命精神。精神长在,我们就会事业长青、国家安宁、家庭幸福。

“千里黄河水滔滔”的中国力量。浪花淘尽英雄,黄河咆哮的是一股汹涌澎湃的力量。江山英雄辈出,一茬又一茬的新时代英雄承袭着不屈不折的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和伟大。“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前进的步伐”,所有怀揣梦想的人们正汇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如滔滔黄河之水。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愿做那一朵激情的浪花,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奔涌自己的一份力量。心齐山可移,我们有同样的青春的战友一起并肩战斗,我们有党和国家坚实的信仰和决心,我们还有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期盼,这是破除一切坚难,“为了新中国前进”的中国力量。

“风流人物看今朝”的中国自信。看今天的中国,无比激动。我们已敢于在众多领域与世界各国比较,掷地有声地说,我来自中国,我是中国人。祖国已经是伟大的存在,中国的行动牵动着世界。我们有代代相袭、永不磨灭的文化自信,我们有创造奇迹的制度自信,我们还有坚定不移地从实践中总结的理论自信,一路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作为年青一代,相信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永远都是对的,中国未来的发展明朗而光明,我们要做的就是今天立在潮头,任“后浪”一层层跨越而过,传递着精神和力量。

纵怀历史,荡涤着我们的精神;横观今朝,我们正承接和创造新的一段历史。所有烙印上中国特色精气神的历史创举与今日创造,都“很中国”。

跨过鸭绿江个人心得篇2

20_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_周年纪念日。七十年前,很多青年志愿军战士,为家国,赴战场,义无反顾。是他们宁可流血断头、粉身碎骨,也要护国泰民安;是他们“打得一拳开”,才“免得百拳来”;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时代潮流下“最可爱的人”。如今,硝烟已散尽,枪膛已发凉,可他们出征的歌声,还在耳边震响。

“抗美援朝跨国门,鸭绿江上啸马奔。”——谨记军队出征时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步伐,在新时代中循着他们的足迹,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1950年,很多年轻人带着年轻的微笑和必胜的信念,高唱着歌曲跨过鸭绿江,走向了朝鲜战场,那一条艰难的征途,是他们为国家踏出了一条和平之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当今和平安宁的背后,是无数战士守出来的国泰民安,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内心多么孤独,他们依旧“风雨不动安如山”!

“保家卫国雄心在,何惧无回踏征程。”——谨记战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决心,在新时代中时刻做好精忠报国的准备。邱少云在家书中写道:“为了让所有受苦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看今朝,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无数干部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无畏精神留华夏,英雄胆魄铸豪情”——谨记英雄冲锋陷阵、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忠诚,在新时代中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黄继光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道:“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用胸膛抵住喷火的枪口,用生命直面冰冷的死亡,黄继光和千千万万中国人一样,宁可前进一步死,也绝不后退半步生。今天,在那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无数医护人员以战神的姿势,救死扶伤,驱散阴霾,还九州安康;无数共产党员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一线防疫有我,奉献坚守有我”;无数平凡的百姓尽自己所能,中国人民八方相助,共襄盛世平安。

“豪情无畏大精神,是吾伟大中国人。”——谨记中国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中再现大国担当。忆往昔,英雄的中国人民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以日行30公里的速度,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诠释着“铁肩担道义,使命高于天”的大国豪情;看今朝,博爱的中国人民以连续三个月开行过千列车的速度,将装载着抗疫医疗物资的中欧班列驶向一带一路沿线,彰显着“山川异地,疫情无界”的大国担当!

百年前,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幸先烈,血染山河,重塑华夏。

感前辈,奋不顾身,龙之崛起;而今朝,上下同心,圆复兴梦!

山河无恙,铭记历史,精忠报国,敢为人先!我愿以梦为马,与祖国同行!纵使岁月流转,依然矢志报国,初心永存!饮水思源功在党,人民英雄万斯年。我愿跟着党的步伐,发扬英雄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跨过鸭绿江个人心得篇3

70年前的事情也许离我们太远了,那时我的爷爷奶奶才出生不久,为了寻找那段久远的历史,我找来了抗美援朝的战争历史纪录片。当我们回望那段对我们遥远而又陌生的历史时,我的内心澎湃不已。

在影片中我们结识了那些最可爱的人:用年轻的身躯为冲锋部开辟道路的黄继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战斗小组长”吕松山……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我们的敌人也不得不对他们无比的畏惧和佩服。

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对志愿军的评论是:“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令我们束手无策。”

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应忘记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是他们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是他们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让中国人民免遭外国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打败未来的敌人,保卫祖国的领土与祖国的强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回报祖国和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们,不辜负祖国都对我们的悉心栽培与无限期望。

让我们铭记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

跨过鸭绿江个人心得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那么,我们广大青年干部要向“最可爱的人”学什么呢?

要学“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坚定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青年干部有了坚定的信仰,才能胸怀远大理想和公仆情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一生。当下,多元思想相互激荡、各种诱惑席卷而来,使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青年干部只有把政治信仰、法治信仰、道德信仰和事业信仰当作永恒课题,始终坚守,才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展上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要学“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点苦又算什么”的吃苦精神。“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当前,我国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青年干部只有练就钢筋铁骨,才能担负起这伟大历史使命。因此,广大青年干部要乘势而起、起而行之,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出“舒适圈”,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埋头苦干”的精神,勇当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要学“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的为民情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青年干部要把“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敢为群众的“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以实际的行动、实在的付出践行自己为民的青春誓言,争当群众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斯人已逝,忠魂未远。我们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崇尚一位位“最可爱的人”的同时争当新时代浪潮中“最可爱的人”!

跨过鸭绿江个人心得篇5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用“钢”与“气”的比喻道出了抗美援朝胜利的根本原因,更道出了抗争精神的真谛以及新时代的最强呼声。回望历史,70年前的中国钢产量不到美国的1/114,中国的综合实力与其相比更是遥不可及。在这场有着天差地别实力悬殊的较量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用“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战场,用“气”之力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如今时代变迁,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用中国速度练出了“好钢”,钢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钢”与“气”是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从弱小走向强大的伟力。

70年前的新中国还是满目疮痍,遍地荒芜,生产力极度低下,没有一块好钢可用,可就是凭着中国人民那股不服输、不妥协的“气”,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够在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中,在以雪充饥的日子里,在熊熊烈火中纹丝不动,在敌人炮火中以身殉国,他们用这口“气”鼓舞着所有的中国人,更用这口“气”赢得了最终胜利。我们没有好钢,我们没有好枪,可我们有中华民族捍卫和平的勇气,我们有英雄报国、以身殉国的豪气,我们更有不畏艰险永不退缩的坚定意志。这英雄不怕粉身碎骨,以身粉碎“绞杀战”、以血汗抵御“细菌战”的气蕴汇聚成磅礴的抗争之力,让胜利的曙光照耀着中国人民的脸。

70年后的新中国,从困难中冲出来,从敌人的围剿中站起来,从贫穷中立起来,靠的是中国人民需要“好钢”的实干精神。中华儿女带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不断朝着民主、富强前进。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带着中国人民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紧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奋力创新、努力开拓,不断在实干中夯实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在跨步前行中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这些“钢多”代表着人民对物质生活的最基本需求,代表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最初向往。今天我们已经“钢多”了,中华民族在日益崛起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朝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前行。

70年前的“气”绵延传承,犹如星星之火在中华儿女心中代代相传。今天,我们需要将抗美援朝中这份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无畏之气凝聚起来,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奋力前行,在抗洪抢险中戮力同心,在战疫保卫人民生命安全中固守城池……这份无畏之气能够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生死考验下不变色,在危机关头不畏惧。今天,我们要将抗美援朝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同心之气”凝聚起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日夜兼程、同舟共济,正是无数医护人员星夜兼程、无畏逆行,正是无数志愿者默默守护倾情奉献,正是无数基层干部坚定守护把好关卡……中国人民才能够向世界交出中国答卷,才能够在疫情中展现中国力量,书写中国担当。没有万千民众的万众一心,我们的抗疫难以在最短时间中取得进展,没有万千人民的同心协力中国抗疫无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钢”与“气”道出了中华民族曲折的历史,更道出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力量。因为我们从不曾忘却历史的悲鸣,才能在一穷二白中奋力实干赢得“钢”之基础,正因为我们从不曾忘记历史的血泪,才能够在困难艰险中抗争到底以“气”之磅礴,赢得中国之崛起。“钢”与“气”既展现了中华儿女的气魄也表明了中华儿女的期许,唯有保持这份“无畏之气”“抗争之气”“同心之气”,中华民族才能够有好“钢”,“钢”到底,以“钢”之硬实力迎接民族复兴的伟力。

跨过鸭绿江个人心得篇6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飞机侵入我国领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入侵我国台湾海峡,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时的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仍然困难重重,我们伟大的祖国还处在艰难时期。抗美援朝的前线上,广大志愿军在粮食和衣服补给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旧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强大的战斗力,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在战斗中涌现了大批的战斗英雄,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会满怀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我们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击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国难当头,他肩负着全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我们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

可是我们的钟爷爷也会累,国之危难让他忧心忡忡,艰巨的工作让他满是疲惫。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我们敬爱的钟老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紧锁。他的眼镜还架在脸上,电脑屏幕仍然是工作状态。这张图片,让全国人民心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迈的他如此超负荷的工作呢?当然是钟老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我们应该心怀和钟老一样的信仰:爱国。

跨过鸭绿江个人心得篇7

看完这部李峰的《跨过鸭绿江》,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和美军现代化装备的优越作战能力的悬殊,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中国人害怕。看完真是热血沸腾,为先辈们致敬,向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组成的英雄军队致敬。这是一场改变世界历史的战役,中国人大胜。整个世界,包括中国人自己,都被这巨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震惊了。

1950年6月29日因朝鲜战争爆发而国际局势瞬息万变,那些天,全中国刚得到解放,还在欢天喜地的老百姓又沉浸在对美国的愤怒情绪中,但中共中央表面一片反常的宁静景象。只有真正的老兵才知道这是一种大战前特有的宁静,这种宁静中正积蓄着雷霆,在宁静中,重大的决策在酝酿、在成熟。正当解放台湾的准备种子加紧进行时,朝鲜战争爆发了,现在怎么办?如果在东北备战,准备介入朝鲜,用于解放台湾的机动兵力就得抽出来,解放台湾非推迟不可,蒋介石就会喘过气,再___就难了。以新中国当时的各项条件,两个战略方向只能选择一个做重点准备,到底选南还是选北?事关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安全,牵扯到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

1950年7月6日,调整国防战略部署推迟解放台湾,组建东北边防军。这个决策如此英明,以至于任何一本研究抗美援朝的书籍都要浓墨重彩的将它大写一笔,而它又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后人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发现,这个决策依据决定了整个朝鲜战争的结局,并对中国的安全和整个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极为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人民军经历了汉城战役、水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直到洛东江战役战败后,美军一直在攻打北朝鲜,北朝鲜快坚持不住了,金日成开始求救中国,中国高层经过三次的会议决定出兵援朝,由彭德怀挂帅出征,消息一传出,十三兵团司令部立刻一片欢腾。

在新中国刚刚解放一年的时候,中国人毅然的加入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中国军在行军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难以想象,当时的中国没有空军、海军,仅仅靠一双脚走了一里又一里的路,我们没有保暖的衣服,没有裹足的鞋子,但是我们有一颗坚定的心。中国兵是打不死的神,他们同样是能够被炸弹、炮弹、子弹烧得浑身焦黑,咋得四分五裂,打得浑身是洞的凡人,但是,这是一支由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组成的英雄军队,这支军队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庄严朴素的正义感,只要这支军队有一个人还活着,他就会去战斗!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很多的战争,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60多年,朝鲜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得以生活在没有战争的世界里,要感谢先辈们打下的江山,我们的生活没有战争、饥饿、瘟疫,要感谢打下的一片江山,这次战争让西方国家认识到我们中国,更让全世界对中国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这一代人要好好守护这个江山,为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的财产,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好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祖国。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47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