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应用写作 > 读书笔记 >

阅读瓦尔登湖读书心得

| 新华

心得可以写自己的各种经历、体验、感受和思考等,关键是要真实、客观、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好的阅读瓦尔登湖读书心得应该怎么写?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阅读瓦尔登湖读书心得的写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参考!

阅读瓦尔登湖读书心得篇1

普希金曾经说过: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题记

人的一生,总要沉浸于某些情感,感悟前人的伟大思想,最好的方式便是将自己同化与一本书籍之中,与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相伴,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进而透过他们的性格特点揣测作者的意图和他要表达的情感,亦或是反映的社会现实。这便是读书真正的意义所在。

捧一本精致的图书,泡一杯热茶,任由一缕缕的阳光洒在书页上,而思绪早已随着书中的思想而去。有幸拜读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感触颇深。

断断续续而细致入微地读了进半月,愈发地为书中蕴含的思想所折服。当阅读的时候感觉很享受,但合上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思想的荒芜。作者的思想深邃如海,充满了哲学思想和隐喻,真正能读懂的只有一小部分。

“瓦尔登湖”曾在诸多的文字作品中出现,都是“心灵故乡”的代名词。如何怀宏所说“我们每个都可能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是我们心灵的的故乡,精神的家园,他给我们活力,给我们灵感,给我们安宁。”《瓦尔登湖》描绘的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社会飞速发展,人们普遍创业,激进的年代,唯有索罗能够果断的放下一切离群索居。他享受那种亲近自然的,哲人般思考而不需要交流的生活,他只是简单地进行劳作,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简短但深刻的描绘。他是一个博学而善于深入思考的人,所以他的这一作品为后人所赞扬,所理解,赋予了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意义。

其实很多人都无法拥有这样的生活,当时如此,现在亦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人无法承受社会压力,进而造成了思想上的虚无,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生活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之中,故事就像一个乌托邦,在这里可以忘掉生活的一切烦恼,此即为我们“梦”的状态,生活的重担压在我们肩上使我们不愿意醒来,宁愿沉浸在这种虚幻的快乐中虚度时日。而有当一日,我们真正醒来,却发现现实生活与自己的故事中的幻想,与自己趋于完美的梦大相径庭时,有些人会直面现实,而更多的人会沉沦而至形成恶性循环。为自己编造各种美好的故事以维持生存,处于一种精神麻木状态。但可悲的是,对于此类事,故事只会带给他们痛苦而不会带来最终的欢乐。

或梦,或醒。梦是虚幻的,我们总要醒来。我认为,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理,故事也是如此。在此,我用狭隘的目光看待梦与故事,且将其看作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冀或是追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谱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可能没有多么轰轰烈烈,但一定要真实可感。或许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片段,但一定要活出真正的自我。《瓦尔登湖》为我们构建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其中的情节也或多或少的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折射出来。

最终,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存在即合理,每一个故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并不是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梦与故事终究是一种虚妄,脚踏实地才是生活真义。每一本书只能为我们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场所,我们从中学到的更多的应该是对生活的指导意义,通过书中传递的思想充实自身,这应该就是书籍为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吧。

朝聆滴翠,晚赏苍郁。

坐览湖景,仰观星辰。

栖一湖以览天地,居一宅以阅人生。

在柔和的月光下,

让我们心灵沉醉,随波飘荡。

任轻风在芦苇中沙沙作响,

任潺潺的湖水碧波荡漾!

阅读瓦尔登湖读书心得篇2

《瓦尔登湖》最深得我心的时候是那段最孤独的时光,距离现在已半年的光景,而现在我比过去更享受独处的时光,甚至吝啬于告诉别人这样的独处有多么美妙,好像怕被人知道了,会被剥夺了一样。但我自认为我的这种爱好是最低层次的,我只是大略体会到了这种快感,尚不足以达到哲学命题,而促使我去探索这样的一个鲜有人问津的话题的正是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关于孤寂的论述:我热爱孤单,我从未找到比孤寂更好的伙伴。

大体上来说,混迹于人群之间,总比在室内独处来得寂寞。思考着或者工作着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寂寞的。衡量孤寂的标准,并不是一个人和其同类之间隔了多少英里,真正勤奋的学生,哪怕伸出剑桥学院人满为患的教室中,也必定如沙漠里的托钵僧般孤寂。

梭罗在瓦尔登生活的第一年,在大半年的时间里,他甚至什么都不做,坐在阳光下,坐在湖边,树木中,从正午坐到黄昏,他把这样坐着但思考着的状态当做是全情投入地观察自己,观察自然的良机。他乐此不疲,从未感到是在浪费光阴。他在这段时间实现了灵与肉的分离,有一个灵魂的“我”在肉体的“我”之上观察,这样真切而赤裸裸的观察让他成功地对一切行为和后果都淡然处之。梭罗独居湖畔,过着近乎隐士的生活,他排斥社交,他认为社交过于廉价,我们不得不遵守某套规则,美其名曰礼仪和礼貌,以便能够忍受如此频繁的会面,而不致相互争吵。

我们生活的太拥挤,因袭彼此的生活方式,相互磕磕绊绊,因此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尊重,对所有重要而热忱的交往来说,次数再少肯定也是足够的。据此我便无知地以为他是消极避世的,和中国古代大多数隐士一样,因功名不得而愤世嫉俗,逃遁山林。

阅读瓦尔登湖读书心得篇3

当亨利•梭罗于1845年去瓦尔登湖时,我想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我不知道他是否对整个想法曾反复思虑,虽然他开始去的时候是七月,不管天气如何,是户外活动的好月份。这个人,他所做的以及他的生活和他所生活的一切一直是他的灵感来源,对许多其他人来说……《瓦尔登湖》不仅仅是一个人对他在树林里与自然交流的岁月的描述—这是一种蔑视的声明。

梭罗曾在哈佛大学接受过教育,而后他作为一名教师,对课堂学习的理念感到绝望。他对印第安人非常尊敬,钦佩他们的强硬和技巧。他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低人一等。对他来说,他们是聪明的,坚强的。他热爱智慧,并以同情和简单为基础来讲述一个开明的社会。他没有明确地与任何宗教观点结盟……他是个哲人。孤独是他所看重的,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思想家,而且因为他相信它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有一个更独立的头脑。这些想法,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存在,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认为我们正在失去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不仅是自然环境的物质损失,而且是依赖于它的精神环境。如果150年前,这是事实,那么现在的问题是:15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我们该怎么做呢?你可以看到问题有多大:全球变暖、人口过剩、贫困加剧、企业霸权……你看不到它们的边缘,因为它无处不在。事情就是这样。这是你习惯看到的。这很可怕,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被接受了…这种错误是可以容忍的,因为人们感到无能为力,或者陷入困境,或者他们只是厌倦了尝试。我认为梭罗把它看作是一种强制复杂的文化结果。《瓦尔登湖》真正力量在于它所激励的人的行动,善良的人们努力使这种文化变得不那么复杂,也许他们会成功,也许他们不会,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尝试。

梭罗可以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然后又一次地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上,经常看起来偏离轨道并且无关紧要。因此,章节标题具有误导性,主题重叠又曲折。至少对我来说,即使是那些没有有趣标题的章节,也包含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故事。读《瓦尔登湖》就像拜访一位老朋友。因为这种关系既深刻又持久,你可以预见到冗长的访问,而没有固定的议程,然而,你依旧乐此不疲。

梭罗在瓦尔登湖待了两年,在他的日记里写了大量的文章,然后离开。我想,他本可以留下来,但孤独并不是永远受益的东西。我想他也说了很多,尽管我不确定。他待了很长时间才知道他需要什么,然后他继续前进。这其中也有智慧。把你需要的拿走,剩下的留给自然。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尽管有时是如此。人们生气。他们厌倦了害怕。也许他们不会去森林;也许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选择了。“森林”现在更像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世界观。无论发生什么,瓦尔登湖都会在那里,一如既往地平静、安宁。

阅读瓦尔登湖读书心得篇4

当身心为世俗所累,我会一遍遍捧读《瓦尔登湖》这本书。

诚然,《瓦尔登湖》有很多的版本。此刻,我阅读的是湖南人民出版社202X年由王家新、李昕二位翻译的新版本。作者是大家所熟知的美国作家、诗人亨利?戴维?梭罗。我在纸上记录下这个名字,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和向往。

向梭罗致敬,不光因为散文集《瓦尔登湖》记载的是他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和沉思,也不光因为他当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日益受到当今越来越多人的接受、悦纳和推崇,更重要的是我无比欣赏梭罗对世俗虚荣的远离和摈弃,他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理想和信念,这样的天赋良知让我顶礼膜拜。

《瓦尔登湖》一书,如一泓清泉,汩汩濯灌着人们物质生活丰厚但却贫瘠漠然的`内心世界。在纷繁芜杂的纸醉金迷中,回归自然,寻找本性,持有率真,梭罗教给我们和带给我们的,是他身体力行中的生命哲学和熠熠光照,引领人们凭直觉和本能一步一步认识、认清真理,凭借自身心灵力量提升生活的深度、质量还有内涵,最终保证我们的生活向美、向上、向光明、向崇高迈进。

简单,而又有智慧。

这,也必将成为人们的至上追求和生活目标。

书中,梭罗对湖水、树木变化的传神描述,对鸟儿、小动物的绘色叙说,对地质考古的细腻渗透和入微诠释等,这些自然财富翔实生动地展示,吸引着读者为之入迷为之痴狂。这些观察、发现和体验,洋溢着原始的生命力,也带给读者如梦似幻的神话享受。

阅读瓦尔登湖读书心得篇5

一直以为《瓦尔登湖》是一本单纯描写湖畔风景的书,打开来澄澈的湖水便会铺面而来,有早晨的鸟鸣、花香、有参天的巨树,林间的松树,树叶间细碎、斑驳的阳光。

终于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找到它,欣然借出,看封面郁郁的森林,静谧的湖水,深蓝色的月夜——咦?阳光和花香呢?怎么会用这么深沉的色调?这样安静的氛围,仿若一个哲人静夜无人时的沉思。

一本薄薄的书,看了两个多月,终于体味到一位诗人所说的《瓦尔登湖》只能在心灵沉静时阅读的真谛。其中的思想包罗万象,不仅描述了梭罗在高港山上鲁宾逊式的自我隔离生活,亦曲折的表达了对当局的抨击,及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特别看法。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中,以最朴素,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生活方式,在粗糙的环境中,却有着最高雅、精致的思想。他远离人群,远离俗世纷扰,自己筑屋、种豆、捕鱼。曾经因为逃离纷扰太过彻底,拒绝作为联邦纳税人的光荣而被捕入狱,这也算是梭罗和政治最亲密的一次接触。

体味梭罗书中的哲学市场思想是一种辛苦而有益的心灵体操,初始时有疲累、乏味的感觉,看多了却如饮甘露,芬芳而清冽。他反对频繁的商业活动,乐于徜徉于古代诗人荷马的世界中。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48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