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XX镇辖10村1社区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10730人。全镇设兼职食品安全协管员11名,镇上无专职安全协管员。据调查我镇没有专职的宴席举办队伍,宴席举办以家族或邻居帮忙为主导。2020年度全年村级上报53次,聚餐规模达50人次的宴席上报备案率100%。
二、农村群体性自办宴席监管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虽然XX镇从未发生农村群体性自办宴席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但由于举办者、乡村厨师及帮厨人员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加上农村群体性自办宴席工作尚未迈上法治化管理轨道,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仍然是农村食品安全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必将造成几十上百人的公共卫生事件。
(一)承办主体意识淡薄。由于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乡村厨师认为加工制作程序简单,基本不考虑清洗消毒、食品存储、加工环境、凉菜制作、设施设备、人员健康及食品留样等问题,主动向村、镇申报备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制作过程中,所用的炊具来源于自备加拼借或全部租赁,帮厨人员也未经正规培训,个人卫生习惯差,有无疾病不得而知,操作不规范随处可见。监管走访的5家看,没有一家主办者主动索取了供货商相关资质证明和检验报告,没有一家执行了聚餐留样。
(二)家庭宴席超能力举办。农村家庭自办宴席90%以上为第一天花宴、第二天正宴、三天谢宴,人员进出流动大、桌数较多、持续时间长,使家用厨房和临时搭建的加工烹饪场所显得更为紧张。为了满足食用需要,不得不提前制作食品,乡村厨师全凭经验办事,随意制作多个凉拌菜,不执行生熟分开、荤素分工储存要求,不汲取相关食物中毒事件的教训,食品安全隐患十分严重。
(三)加工场所条件简陋。自办宴席场所大多选择在家中,加工和就餐场所无防尘、防蝇、防鼠措施;冷藏设施严重不足,加工后待用的食品及其原料在自然条件下存放,大量半成品与熟食长时间混放,极易引起食物中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变质;大量食品加工用具、容器属临时租借,生熟交叉使用,清洗消毒设备缺乏,餐具不进行消毒,反复使用;帮厨人员无流动水洗手,一盆水供多人使用,残渣冲洗不彻底,无法保证个人卫生质量;部分加工场所紧邻家圈舍,就餐环境极易污染。
(四)原料采买无安全保障。镇村宴席举办农户在原料采买上多数会从省钱角度考虑,所需的食品、蔬菜、酒水饮料等食品一般是集贸市场上购买的三无产品,进货渠道较混乱,采购食品时不按规定进行索证索票,不认真查验食品是否变质或是否超过有效期等问题。尤其是熟肉制品往往贪图方便,不考虑检疫检验问题,导致一些问题食品流向了农村家庭宴席餐桌。
(五)监管力量严重不足。XX镇地处山区,村庄分散,实有人口及流动人口过大,镇无专职食品监管人员,农村群体性自办宴席全权委托村级安全协管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无法适时开展现场监督,致使一些偏远村出现食品安全工作出现监管盲区。
(六)工作激励机制不够。虽然镇镇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年终目标考核范围,因镇镇工作点多、面广,人员紧缺且缺乏相关知识,无强硬执法措施,加上缺少经费投入,不足以发挥监管效果。各村安全协管员员普遍反映“辖区太宽,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为了每月100元整天跑去走村串户巡查”。
三、加强农村群体性自办宴席监管的整改措施
(一)加强宣传,通过开村干会培训、悬挂横幅、张贴挂图、村级大喇叭等手段宣传。
(二)本镇无专业技术力量,希望上级对口部门定期给予业务指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