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数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要求
全级组老师应以高度的集体神相互促进。认真细致备好每一章节的课,全面透析知识与能力要点,归纳概念规律,总结方法技巧,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知能的整理与提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四、全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十三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4 第一周四~第二周三
第十四章 分式 25 第二周四~第五周一
第十五章 轴对称 28 第五周二~第十周一
期中考试
第十六章 勾股定理 24 第十周四~第十五周一
第十七章 实数 14 第十五周二~第十七周二
第十八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十八周——十九周
第十九章 随机事件和概率 二十周
期末总复习 二十一——二十二周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当八二班的数学教学任务。这个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不少学生常在课堂上聊天,不留意听讲,课堂效果欠佳。个别学生表现突出,能轻松掌握各学问点,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本学期教学应留意后进生的转化,努力扭转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排斥,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喜欢,激发努力学好数学的热忱,同时留意对优等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育,并赐予适当的拓展。
二、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养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喜欢,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育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熟识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洁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学问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学问的探究,进一步熟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进展的重要作用。熟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看、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制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索和合作沟通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主要让学生熟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直角坐标系中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了解特殊点(X轴或Y轴上)的坐标特征;了解在坐标系中点的平移与坐标的变化规律。
第十二章 一次函数
本章主要学习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并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再次熟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教学关键提示:应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分析函数问题,建立运用函数的数学模型。
第十三章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本章主要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内角关系,并会解决简洁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问题。
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悟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五章 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五、教学措施
1、作好课前预备。仔细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细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预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预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学问打下坚实的基础。
3、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准时对当堂课的教学状况、学生听课状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阅历,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4、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学问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进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实行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反比例函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3、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5、数据描述。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规划。一堂课,40分钟,要讲好并不容易,既要保证讲透所有的知识点,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课前备课尤为重要,针对每一节内容,选择不同的讲课方式,特别是运用通俗易懂的实际用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点,所以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每一步都要考虑周到。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互动式教育。讲课前要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对将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讲课过程中,老师步步引导,以随问的方式讲解知识点和例题,观察学生的反应,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在针对理解不透彻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做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学习,提高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兴趣有了,学生有学习欲望,那自然会努力学好。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做好课后辅导。在课后及作业巩固练习后,对于学生没有完全接受的问题进行辅导讲解,除了针对单个学生的辅导,发现共性问题,在进行后期的巩固指导教学,使学会知识点的学生掌握的更加牢固,没有完全学会的学生可以理解应用。
四、教学进度
针对课本内容和课时,进行了合理的进度安排,如下:
第十六章,分式,13课时
16.1,分式,2课时
16.2,分式的运算,6课时
16.3,分式方程,3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8课时
17.1,反比例函数,3课时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4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8课时
18.1,勾股定理,3课时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3课时
第十九章,四边形,17课时
19.1,平行四边形,5课时
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课时
19.3,梯形,2课时
19.4,重心,2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第二十章,数据描述,15课时
20.1,数据的代表,6课时
20.2,数据的波动,5课时
20.3,数据分析,2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期末总复习
一、指导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九年级的毕业和升学。八(2)班人数为50人,七年级下期学生期末考试高分人数9人,及格人数27人,低分6人。八(2)班后进面较大,很多同学基础差,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闲散,和兄弟班级差距大。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艰巨努力,要加强落实,培优辅差,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挖掘整合教材,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既要教会学生做人,又要努力提高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重视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力争每一个学生都要有一定进步。
二、学情分析
分析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试题难易适中,优生多(24人),后进生也不少(5人)。优生率达50%,及格格率达到88%。两极分化明显,后进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帮助。分析学生的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很不熟练,解答综合性试题题时仍缺乏灵活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析问题不仔细,也不全面。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相关的运算;学习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2、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3、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及梯形、等腰梯形性质与判定;
4、会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总体信息。
过程方法目标:
1、 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2、 建立函数建模的思维方式;
3、 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与内涵;
4、 提高几何说理能力及统计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经验,增加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2. 本学期奋斗目标:优秀率:55%;合格率:92%;差生率:低于2%。
四、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分式:
1、本章主要学习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本点重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解分式方程。
3、教学难点: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1、本章主要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学习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难点:逐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建立反比例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模式。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3、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
1、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
2、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3、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1、本章主要学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
2、教学重点: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教学难点:求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根据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
1、充分作好课前准备:钻研教材,编写详尽教案,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剖析透彻。
2、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讲究精讲精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开发学生智慧,及时、灵敏捕捉课堂学生反馈信息,因势利导,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
3、加强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不断改进教法,在教案上批注改进意见,讲求教法个性化,追求更好。
4、加强学生的课后辅导:耐心辅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增大优生的负荷,做到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
5、切实做好单元测试与分析:每一单元测试后立即进行试卷分析,根据试卷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