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学》这门课把我以前所学的金融学知识,以一种新的纽带联系了起来。让我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以下三个部分阐述了我的一些学习收获:
“经济学只能解决一个经济实体的问题;博弈论阐述了两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合作或对抗的机制;而金融学则解决三个或多个经济实体之间利益分配的问题。”可见在金融市场活动中,我们要遵守另一套游戏规则。
首先看看金融市场有何与众不同吧。在实物交易的商品市场上,一物品最后的价格是由双方的供求关系所决定。而在金融市场上,资产的价值却是由投资人对资产的预期所决定的;实物交易市场上传递的是买卖双方关于商品的供求消息,这能帮助人们更好的满足自身的需求,而金融市场上传递的是关于资产自身价值的信息,这能帮助人们对资产进行更准确的预期。
由此看来,预期在金融市场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它决定了金融市场上所有的资产的价格。这里就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有效金融市场”,因为它能直接影响人们的预期。这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在这种市场上,关于某项金融资产的相关确切信息,能够“有效地”、“及时地”、“普遍地”传递给每一个投资人,帮助投资人建立或修正原先的预期,而这些变化最终会体现到资产的价格上去。在这种市场上是无套利均衡的,可是之前就说过这是一个理想但不现实的概念。换而言之,就是现实的金融市场是不均衡的,有利可图的。当然这也正是如此多的人在金融市场上奋斗的原因。
金融市场上的这套游戏规则影响了金融市场上的各个方面。比如资产资本定价,人们加入了预期收益和风险,这都反映了人们对资产的预期;投资人的理性被认为与投资收益无关,这是因为预期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M&M定理认为公司价值是由资产的盈利能力决定,而不是股本结构和融资方式决定,因为真正影响人们对公司定价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金融工程学》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我认为也是金融市场规则的一部分“两项具有相同的无法消除的风险的资产应该给投资人带来相同的收益,也因此应该具有相同的价格”。在这个规则下,无风险套利被避免了。人们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便统一了起来。
金融市场有货币资金融通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风险分散功能、经济调节功能、综合反映功能。都是通过金融市场那一套机制和规则来实现的。
一般热衷于谈论技术的都是新手,因为技术是最基础的东西,技术能力仅仅是交易成功的一个因素,单纯依赖技术是不行的,技术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交易思想上才有价值,没有交易思想的技术永远是用不变的方法去应对变化的市场,只能应付一时却应付不了一世,技术指标不是买入的理由只是增加决策的依据,任何指标单独意义上来说都是没有价值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指标来承载自己的规则,让规则变成交易语言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术分析的本质就是运用自己的实践总结制定出一套规则,规则形成后就是一套交易系统,简单的运用市场价格行为表现所制定的系统规则能使交易更清晰有条理,也只有客观的系统才能保证自己客观的心态,任何具有投资天赋的人都能够设计出一种特殊的方法当作自己的原则,这种原则可以让他在最初入市时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每一个成功交易者都有自己的系统规则,不然他一定是个失败者,市场里有太多的交易爱好者但都不是盈利爱好者,大多数投资者从进入市场的第一天起赔钱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因为没有成熟的理念,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交易系统,没有严格的纪律,以及心智的不成熟,有的交易者不断的交易却不断的亏损陷入交易的怪圈里,总是在原地转圈而毫无进展,并且在这个怪圈里不能突破也意识不到这样下去的后果,有的人学习了很多投资理财的知识但卻未能学到成功的方法和拥有成功的心智,结果到最后就是越努力反而离成功更遥远,做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我曾经遇到过一位精通波浪和江恩的人,图表做得非常精美可就是赚不到钱,还见过一些做交易十年以上的人,技术和经验累积了很多但是缺点一点都没变,因为走错了路,他们把所有的努力都用在了指标的研究和涨跌的预测上,只去研究表象的东西怎么可能成功呢?常说付出就有回报,可是如果付出的方向不对那么回报的也只能是失败和悲哀,理财赚的是钱拼的却是智慧,财富背后永远是智慧在做支撑,只有你追求到智慧才有可能追求到财富,那些靠运气赚点钱的迟早都会加倍返还给市场。
输家认为只要交易帐户的资金再多一点他们就可以成功,输家之所以出局都是因为连续的损失或者单笔的严重亏损,当输家出场后市场往往就会反转而朝他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输家们就认为这些迟来的反转可以确认他们的交易方法正确无误,于是故事又反复重演,输家又被淘汰出场,他被请出场的时间大概都相同,行情反转又证明了他的交易技巧,只是稍微太迟了他没能够留在场内受惠,输家并不是因为资金不足而是心智不够成熟,不论帐户的资金规模如何总是承担太高风险,无论交易系统多么杰出连续的损失还是带来相同的命运,如果希望获得成功就必须控制自己的损失,任何单笔的交易都不能投入过高比例的资金。
成功的交易在于保护资本并用赢利去博取更大的收益,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多次返工等于无功,短期成功就像流星一样滑过,长期成功靠的是理念,没有正确的理念很难长久,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总是在避免失败,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太想成功,高手之所以能够取得持续稳定的赢利是因为他们深知什么时候有所为,什么时候有所不为,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掌握这些才是交易成功的关键,有的交易者每次开仓都恐惧,问题出在交易过于随机缺乏长远的计划,太在乎每一次的结果根本没有规则可言,必须依赖一套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只要能将交易约束在底线和目标之间就算一套规则,可以设定一个时间和安全区域,如果时间到了还没进入安全区域就离场,只要明确了底线和目标交易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有很多人不是输在基本知识里,而是输在成天看盘所产生的焦虑中,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太在乎小波动、从而错失大行情大趋势,既然是做趋势就不应该经常换短线来做,因为趋势和短线考虑的角度是不同的,在小局部里操作就会放弃原有计划,从而使自己频繁交易,这样就违背了K线的运动规律,容易陷入非理性交易,短线很容易赚到小钱也从来不怎么亏大钱,但是短线带给交易者的是连续不断的高负荷买卖,神经高度紧张,K线运动具有趋势性和连续性,短期走势毫无道理可言,但是中长期走势是可以确定的,轻仓长线是一切盈利的根源,长线持有胜过频繁差价换手,总是短线抢进抢出才是操盘的大患,频繁重仓与长线轻仓实际上反映了交易者做盘的心态,从交易的过程也很容易看出短线交易的心理是浮躁的,只有中长线才能从容面对行情,趋势持仓考验着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从短线变为中长线是交易员素质的进步。
金融工程是一门融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与一体的新型交叉性学科。无套利定价与风险中性定价是金融工程具有标志性的分析方法。尽管历史不长,但金融工程的发展在把金融科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的同时,对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都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经济主体都有各自的金融问题。例如,个人需要管理自有资产,寻求资产收益、安全与流动性的多重目标;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到利率变化、汇率变动、原材料与产品价格波动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的影响;金融机构更是直接面临着如何管理金融风险、如何寻求特定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如何创造出更多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去吸引客户等种.种金融问题。而金融工程,是现代金融领域中最尖端、最富有技术性的部分,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为各种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市场丰富多样的金融需求。
产品与解决方案设计是金融工程的基本内容,也是解决金融问题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说,产品设计就是对各种证券风险收益特征的匹配与组合,以达到预定的目标。产品设计完成之后,准确的定价是关键所在,只有定价合理才能保证产品的可行。风险管理是金融工程的核心,事实上,衍生证券与金融工程技术的诞生,都是源于市场主体管理风险的需要。例如最初的农产品远期与期货,是农场主担心农产品价格变动风险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品和现代金融工程技术的兴起,是各国汇率浮动、利率管制放松、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变动的结果。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金融的支柱,也成为金融工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现实生活中,金融工程技术有时被直接用于解决风险问题,如运用股指期货对股票价格下跌的凤险加以管理;有时风险管理本身就是创新性金融工程方案设计与定价的一部分,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风险管理与设计定价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当然,产品与方案的设计与实现也离不开“原材料”,在金融工程中,“原材料”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基础性证券与金融衍生证券。基础性证券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由于可以被分别视为银行与借款人发行的债券,银行的贷款与存款也属于基础性债券。金融衍生证券则可分为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四类。远期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标的资产的合约。期货则是在交易所集中交易的标准化的远期产品。互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在约定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期权则是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某种标的资产的权利的合约。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衍生证券”,是因为其价值取决于合约标的资产的价格,是其标的资产的衍生物。其中,远期期货与互换的买卖双方在交易初期都无需支付交易费用以外的其他费用,只需支付保证金作为履行合约的担保,只有期权的买方在交易初期才需要支付期权费,因此这些衍生证券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低成本与高杠杆性,即只需要一定资金便可进行放大金额的交易。尽管只有6种基本工具,但就像普普通通的水泥与砖瓦因设计与结构不同,可以建成无数种不同样式的建筑物一样,随组合方式不同结构不同比重不同头寸方向不同挂钩的市场要素不同,这些基本工具所能创造出来的产品也是变换无穷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门技术与学科才被称为“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是典型的交叉型和边缘型学科与技术,在金融工程中,急需要风险收益关系、无套利定价等金融思维和技术方法,又需要积木思想(即把各种基本工具组合成新产品)和系统性思维等工程思维,还需要能够综合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如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和仿真模拟等处理各种金融问题。最后,由于数据处理和计算高度复杂,金融工程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金融工程被公认为一门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融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与一体的交叉型学科。
20__ 年3 月15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的时间表:20__年6 月底前,工、农、中、建、交和招商、邮储银行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__年1 月1 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__年1 月1 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
根据人民银行的要求,规模较小的中小银行也应积极行动起来,把金融IC卡的受理、发卡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一、金融IC卡应用现状分析
1. 业务方面
目前,国内工、农、中、建、交等大型商业银行都发行了金融IC卡,如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几年前就发行了基于E M V 标准和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而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IC卡业务进展缓慢,很少发行金融IC卡,银行工作人员对IC卡业务知识的掌握也不全面,缺少IC卡业务经验。
2.技术方面
目前,中小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正在建设过程当中,一些中小银行因为对发展IC业务没有迫切要求,也就没有建立IC卡业务管理系统,对IC卡信息系统建设缺乏有效规划,对IC卡技术与应用标准研究缺乏深度。
3.人员技能方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小银行从总行到分支行,熟悉磁条卡业务运营管理的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非常多,但全面掌握金融IC卡应用管理的业务和科技人员相对缺乏。
4.IC卡产品开发方面
近年来,国际上IC卡技术飞速发展,IC卡应用广泛且深入。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I C卡技术的引进和产品开发较为迟缓,只有工、农、中、建等大型银行较早涉足了金融IC卡业务,发行了基于E M V 标准和P B O C2.0标准的双界面接触式I C 借记卡和信用卡,而中小银行则很少涉及IC 卡应用。
5.IC卡受理终端方面
目前,国内磁条卡受理环境日趋完善,但是,由于IC卡对机具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导致IC卡终端投放缓慢,能够受理IC卡的A T M、P O S 数量还相当有限。
二、中小银行推广IC卡应用举措
1.制定IC卡业务发展规划
中小银行应依据人民银行要求,积极行动起来,制定IC卡业务发展规划, 成立IC卡业务与技术小组, 认真学习有关IC卡业务运营管理知识、E M V 标准、PBOC2.0 标准和IC 卡应用技术,向IC卡业务先进银行学习,全面熟悉掌握IC卡业务运营管理方法。
2.制定IC卡业务操作规范
中小银行在制定IC卡业务发展规划、建设和改造IC卡业务管理系统、进行IC卡终端改造的同时,要不断完善现有的银行卡制度,增加金融IC卡收单、资金清算、授权控制、脱机处理、制卡、换卡、密钥管理等一系列业务操作规范,明确分支行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为IC卡业务发展建章立制,保驾护航。
3.建立和优化计算机系统
还没有建立IC卡业务管理系统的中小银行,应尽快开发投入使用IC卡业务管理系统, 使其能够受理和发行符合E M V 标准、PBOC2.0标准的IC卡;已经发行IC卡的中小银行,应做好I C卡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测试、改造和推广应用工作,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增加主机系统中金融IC卡标准密钥和报文信息的处理、本行及跨行资金清算、批量及联机交易的修改等功能;二是加强与国际银行卡组织及发卡机构的清算处理能力;三是加速金卡前置、A T M、P O S、圈提、圈存、自助终端等外围电子服务渠道的修改;四是网点柜面交易要配备读卡器,要能够脱机和联机处理IC 卡交易;五是改造打卡程序和打卡机,使其能够制出符合标准的IC 卡等。
4.积极发行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
1 9 9 3 年, E u r o p a y 、Ma s t e r Ca r d 和Vi s a 三大国际银行卡组织共同制定了芯片卡规范,即E M V 规范,之后相继颁布了3.1.1 版本(EMV96)和4.0 版本(EMV2000)。在EMV 规范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于20__年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 C)卡规范(2.0)版》,即PBOC2.0 标准,20__年中国人民银行又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 C)卡规范》(20__年版),标志着我国金融IC卡应用已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也应该积极发行符合PBOC2.0 标准的金融IC 卡。
5.逐步用IC卡取代磁条卡
目前,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发行了符合PBOC2.0标准的金融I C借记卡、贷记卡,市场上已有部分受理IC卡的P O S 终端和A T M、查询补登机以及IC卡圈提、圈存设备,银联与各家商业银行共同努力,使得金融IC卡受理环境正在逐步得到改善。按照人民银行的计划,20__年底前完成P O S 终端的IC卡改造,20__年12 月底完成A T M 的改造。因此,现阶段磁条卡和IC卡还要并行使用,以配合受理IC 卡的POS 和ATM 等设备的改造进度,从而逐步用IC卡取代磁条卡。
6.加强IC卡应用研究
第一,做好银行卡从单一应用向多领域应用、跨行业整合应用的过渡工作。IC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一卡多用,避免了磁条卡每个应用领域需要发一张卡的弊端。因此,商业银行在发行金融IC卡时,可以把消费、本异地跨行存取现、转账等金融应用与交通、校园、社保、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整合在一张IC卡上,从而节约资源、避免重复投资,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第二,要做好手机移动支付应用的研究。手机移动用户只要将具有信用卡或借记卡功能的手机智能卡安装到手机上,就可以用手机进行支付结算,还可以进行A T M 取款等操作。20__年6 月,工商银行、中国联通、中国银联、深圳市政府共同举行“牡丹联通信用卡暨手机信用卡快速支付业务发布仪式”,推出了全国首张手机SIM 卡+PBOC2.0 信用卡,拉开了手机移动支付的金融应用序幕。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手机信用卡、手机借记卡等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工具有望取代现在的银行卡,真正成为人们能够随身携带的银行。
7.做好IC卡业务培训和推广宣传
为了让发卡银行、收单银行、特约商户的工作人员和持卡人熟练掌握IC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银行卡组织和发卡、收单银行应针对不同受众对象,采取媒体宣传、专题知识讲座、电视教学、印刷使用手册等形式,进行IC卡业务培训和推广宣传,为持卡人提供更多便利和有价值的服务,为银企合作带来更多的商机
在中国进行金融学学习最好的地方是如下9所大学,分为两类,南开、厦大、财大一类,山大、复旦、交大、同济、北大、清华一类。而复旦和上财相比,自然是复旦更好些。
这样列举和分类,是基于正规的金融学的意义上的两个主要方向。之所以用“正规”二字,是因为中国人对金融这个概念的传统理解,不论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都与国际上所通行的不大一样。关于这个问题,我发现有很多人都不甚清楚,这里有必要做一个简略的说明。
中国的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学,除去少量的证券、保险等内容,主要就是货币银行学(Money & Banking)。这归属于货币经济学,以学术语言阐释,就是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这个意义上的金融学,可以称作为宏观金融,是很典型的货币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比如研究国际汇率、外汇储备、商业银行管理等等。国际上从不把这种东西叫做金融的。大家熟知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是一个学术史上非常重要的货币研究专家,但没有人会说他是金融学大师,只说他是经济学泰斗;最优货币理论之父、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是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不是金融学家;谢丹阳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经济学家,也不是金融学家。中国在这个方面最好不用说,自然是上财、复旦等学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重建国家金融体系最初的一批人就是从这里培养的。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不能不说,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俗称五道口。我本科的一个同学去那里了。说实在话,这里真正的理论是学不好的,但是能接触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监管等方面的实务,能搞好人缘,有利于将来的仕途。
那么国际上所通行的金融是指什么呢?学术上一种的主流观点,金融学是研究随机市场条件下的跨期资产配置。这可以相对的称为微观金融。事实上“金融”二字,顾名思义,本就是资金的融通配置(筹资、投资、分资)。经济学是研究资产配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观金融学也从属经济学。当然,微观金融学发展到后来已经完全超出经济学所能承载的范围,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为什么?因为金融市场上的资产,完全不同与商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以看不见的手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失效(供给需求两线竖直平行没有交点),取而代之的是无套利原理。而且,这个市场的独特性是资产跨期、条件随机。这下就有很多事情可做了,比如利率结构、股利政策,又比如资产定价、风险管理。
微观金融学发展到今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研究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主要是在做理论模型的建构和推演,基础和工具是以随机过程为核心的一大套随机数学及相关理论(随机分析、随机微分方程、随机优化、随机控制等等)。还有一类,研究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其基础是会计与财务理论(这是我坚持在翻译Corporate Finance为中文时使用公司财务而不是公司金融的原因),除理论构建外,还大量进行相关数据支持下的实证研究。这类研究涉及的数学理论虽然没有前一类那么深,但对数学功底也有相当的要求。这一点从1958年MM股利无关论的经典论文中就能看出来。当然,这两类研究还是互有交叉的,也是相互支持的。比如,在公司内部风险研究方面可能需要很多金融市场风险计量方法,还可能需要借鉴保险精算的相关方法。
前面言及的山大、复旦、交大、同济、北大、清华属于定价一类,南开、厦大,财大属于财务一派。当然这种分类绝不是说复旦北大的财务不好,南开厦大的定价很差,其实这9个学校两块都算在中国很好。当然了,在世界上能拿的出手的不多。具体来说,定价内的学校,都是数学、理工好,容易调整转型。事实上,南开、厦大的定价做的也不错,人家的数学本来就牛么。就连原本是没有数学基础的上财都在努力加强这个方面:现任院长黄明在硕士以前是学物理的,博士才转向金融,在美国都是很有声望的数理金融学家。这里要说一下中国金融数学方面的主要导师。首先是山东大学的金融数学家彭实戈院士。迄今为止,他三个主要贡献(发现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创立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建立动态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极大的促进了概率理论和数理金融学的发展,也使得他成为世界级金融数学专家。他的学弟复旦数学系的雍炯敏、原来浙大数学系、现在贵大校长陈叔平、上财应用数学系的陈启宏全是出自中国著名数学家李训经老先生门下,现在除了纯数学方面外都在从事金融数学研究。交大是叶中行,同济是姜礼尚,北大是戴民。
而财务的三所学校,都是在财务方面本来就很好的,财大和厦大的会计并列全国第一,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50%以上都是这个两个学校毕业的。财大的汤云为、张为国、厦大的葛家澍都是权威。厦大和复旦都有专门的公司财务的研究中心,财大是财务与会计研究院(隶属会计学院而不是金融学院)。而定价派在财务方面做的也是很好的,毕竟都是名校,只要工资高,自然有人愿意来。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阐明中国大学的金融跟国外的有些不同,但正在快速的与国际接轨。在这个期间,各大高校金融方面的老师(未必在金融学院)有搞资产定价的,有搞公司财务的,还有搞货币银行的。面对这个充满生存压力的社会里,你一定要清楚的考虑好上研究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更好的找工作还是去做学问,至少是在期望上要定下来;然后,你再进一步选择要学习金融里的具体哪个方面。如果将来要工作,学习哪个更有利,更适合自己?如果准备做学问,那么你更喜欢哪个,自己是数学功底扎实还是财务知识广泛?这些问题在考研之前要过一遍,否则你考上以后也会对自己为什么学、到底在学什么一头雾水。比如你想去当投行(IB, Investment Banking)、私募(PE, Private equity)中的宽客(Quant, Quantitative Analyst),那得选择学资产定价;如果你讨厌外表冰冷的随机分析,而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不错,又想做点学问,那么可以考虑学公司财务。但不管什么目的、如何选择,在学的时候要好好学,学扎实,理论与实务并进。否则,仅靠一个学校的招牌是绝不能一直混饭吃的。同样,如果你现在就发现对金融的三个方面一个都不感兴趣(包括功利性的兴趣),那就趁早不要选择考金融的研究生,既然到了来年毫无学习动力,何苦今日拿需要付出青春和汗水的考研开玩笑呢?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作为一个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想要转金融,有优势劣势并存。数学基础好当然是优势所在,比如学电子信号的,随机过程基本上应该是过关的,以后学习要比省心省力不少;但劣势在于没有受过金融学的专业训练,缺少长期的熏陶,金融直感不够。要知道金融经济都是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直感。看不见的手是最重要的经济学直感,无套利原理是最重要的金融学直感。我想,也许在金融学的课堂上睡四年觉的学生,都比一个理工科背景通过大半年考研时间猛学硬灌金融学的学生有更多的金融学直感。前天我还在跟一个到四大国有银行电子银行部的同学聊天,他说他们上司把相关需求交给软件部门的人去做,那些学软件工程出生的员工根本就做不好。为什么?决不是那些人软件编程的技术不过关,而是他们的银行业务不熟,具体操作层面上的事情他们不甚了解,编写的程序就非常死板,开发的软件使用起来不够友好,有的甚至完全不能用。借用这个事情,我们可以认识到金融直感的重要性,尽管这和学习金融学还有些不一样,但意思是相通的。
还有,要靠金融联考的话还要要问问人、取取经,怎么看书、如何做题,在时间不多的约束情况下如何优化配置现有应试资源值得细细思量。我没有考过,但是我有一个建议可供参考:经济学的部分的宏观经济学应当采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如曼昆或多恩布什编写的教材,因为这些教材中的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是经典,把这部分内容进行货币演绎,就是货币银行学中的主要内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当然,弗里德曼的理论另当别论。至于国际金融等科目也大体类似。
总之,在金融学的学习和考研的事情上,还是韩老先生的一句古话说的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要考虑清楚,多加勤奋,自然成功。
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尽管如此,培训却依旧会结束。为期三月的金融培训并对我们新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行于社会,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做事与做人两个方面。初入社会的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也就是这两方面的内容。
就做事而言,作为新人,我们应当注意的是:
1、 要严谨求实。
作为新人而言,一大问题就在于经常会有一些急躁,对有些细节问题的处理缺乏一定的耐心。事实上,许多大问题都是由细节问题组成的,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对于新人而言,小事的重要性是要尤其受到重视的。作为新人,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小事。
尽管如此,能够把小事做好并不容易。“有许多事情,看似不是事,但是一旦出错,就是大事。”小事的把握需要做事人有足够的耐心,除此以外,细心、责任感以及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细心可以保证尽量少地犯错甚至不犯错,责任感就能确保各项事情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事实上,细心和责任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工作之时也自然会细致有加;而如果工作之时就注意做到细致耐心,那么工作的责任感也会在这样的细心之中一点一滴得到积累。
至于经验,这点恰恰是新人最最缺乏的,也是新人最最应当重视积累的。很多时候,经验的积累也恰恰反映了一个人的细心和责任程度。在工作中多多注意收集总结,把在工作中获得的各式各样的体会用笔记录下来,这样天长日久,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工作中,很少会再有人如学校的老师一般手把手地教导,这就需要新人能够长存慧心,时时体会,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应付各种情况。
2、要努力学习。
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信达的工作对员工的业务水平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员工业已拥有的知识要十分广泛,还要求员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以应付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但是,工作中的学习并不容易。除了要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做到能够利用好平时零碎的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尽管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但事实上,工作中的学习比在校之时压力更大,因为在许多问题上,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出现盲点,否则自己的工作将会步履维艰。
作为新人而言,目前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尽快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尽管知道自己已有的知识是远远不能应付未来的工作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和泛泛的感觉,只有在具体的工作中,才能逐步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以便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3、要有组织秩序感。
这在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要服从组织对于秩序的要求,在工作中要服从单位的安排,在别的方面也要服从组织的统一要求。
单位是一个家庭,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团体。在团体之中,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十分必要的。无规则不立。良好的企业环境和工作效率是以良好的组织和规章制度为保障的,而良好的组织和规章制度又是需要团体中的每一个人予以很好地遵守才能够得到实现的。要有组织秩序感,不仅仅是说大事上要听从组织的安排,要以单位的整体利益为首要出发点,还包括在许多日常的小事上,比如日常的着装要得体规范,说话做事要依程序进行,遇到问题要积极和领导沟通和汇报,这些都是应当在工作中有所注意的。
其实,遵守和服从组织的规定和安排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自己在心中有了这样的意识,习惯成自然,自然就能够做到相应的要求了。单位是一个家庭,这个家需要归属感。平日在单位里,经常听见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说“最近出差去了,不在家”,“你过来吧,我在家”,就深深地感受到单位的凝聚力。这些都是每一个人良好的组织秩序感和对单位的责任感以及关怀感所共同培养形成的。
事实上,做事的要求虽然有这许多,但却是做事容易而做人难。做事,自有事之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大抵表明了事情行动皆有章可循,依章而为则不为过。但是做人却是无一定的章法可循的。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找寻做人的道理却终不可得;而有些人却是生来就在做人方面得心应手,大约是于此有所领悟吧。于礼之法,大约相通,学一而知三,触类而旁通,做人的道理也不过如此了。佛家常云:“众生皆佛。”或许就是想说:所谓佛性,不过是最基本的道理,做人坚持了最基本的道理,也就有所获得了。然,世人常忘做人的本真,舍本而逐末,于是便常常有凝神苦思,苦修而不得道了。
道理是一样的,在工作中,只要坚持了做人最初的本真,于人于事也就算尽心了。最怕忙乱中慌了阵脚,失了心性,于是便无路可出了。
1、要有平和之心。
细说来,平和之心虽说容易,却恰恰是最难获得的。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有竞争自然会有输赢,古人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想为英雄之心却常常让我们将之定格于成败之上。诚然,成败是衡量英雄与否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这个世界需要英雄,同样需要有平凡。而事实上,工作就是平淡的,只有体会好这样的平淡,工作才能做好。
工作是一个团队性的合作,在团队的合作中,单个逞英雄事实上往往是下下之策。工作是静水流深的沉淀,是厚积薄发的沉稳。时人常言为人要有所韬略,韬略不是于水湍之处奋勇搏击,而是避重就轻,因势利导,巧取轻为。这样的修炼,需要有一颗沉着的心灵,不能受制于外物,却要不败于内心。
曾一时兴起,学习太极。孰知师傅教授的第一课却是练站功。师傅说,站功练好,方能进入后面的学习。太极中说站,要面东而立,双腿同肩宽,微屈,头微颔,静立不动,须臾便可感受到大地的重力。虽是习武,然与工作却是相通的,先定方能不乱,重则恒重,稳方不会乱大谋。工作虽然平淡,然于平淡之中却有大智谋,有人说,工作但求得体,而这“得体”二字却是需要以极大的智慧,以平和之心方能细细体会的。
2、要常怀感恩之心。
有人说,生活之中并没有那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因此常怀感恩之心实际上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各人对感恩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在此问题上自然也就见仁见智。我不敢明确地肯定上述看法是否确实有失偏颇,毕竟各人的立场不同,于是所得到的体会也是不同的。但是,于我个人而言,感恩是自己内在心情的一种自我流露和自我感发,这样的情感是虚伪不来的,或者说,生活没有给予感恩太多的虚伪空间。
感恩,只有先能够欣赏别人,才能对别人的行为有所触动,进而成为感恩之心。为什么孩子更容易习得新的知识?为什么孩子更容易被生活所感动?为什么从孩子口中说出“谢谢”二字有时显得比成人更为容易一些呢?这是因为,孩子总是对这个世界怀抱新鲜感,在他们眼中,没有一件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任何事情都有因果,都有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缘故,故而,孩子总是会不停地问着“为什么”,并且正是因为在孩子看来,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所以他们的心灵才更容易受到感怀,孩子的口中才更容易说出“谢谢”二字。
身为一个成年人,我们似乎在很多事情上已经失去了兴趣,有太多的事情我们也认为是理所应当。于是,我们也就失去了对生活的感怀之心。事实上,这个世界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的年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理所应当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自有其独特的因由。我们应当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保持着对世界的渴望,那么我们也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在诚恳地做着一件事情的,而他们所施予的帮助,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心的,也应当是值得欣赏和赞扬。那么,我们也就不会觉得感恩会是一件虚伪的事情的。这一切的习来都将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没有任何的做作可言。
3、要谦虚谨慎,常与领导和同事交流沟通。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单位也是由人组成的,在这样的组织下,人不是单一存在的,人与人之间需要互动和交流,这样一个组织才能有效地运行起来。
在英文中,“沟通”一词为communication,从词源学的角度上说,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去分享,二是建立共识,在建立共识的基础上去分享。因此,沟通的起始,就是要分享,将自己的所得和认知与众人进行分享,再在充分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并进一步在共识的基础上建立进一步的分享。由此看来, 沟通本身即蕴含着双赢,是双赢的基础。因为只有把握好类同感,才能为双方的竞争与合作创造友善的外部环境。
放在工作上来说,就是要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形成整个团体的有效协调,从而实现有所超越的预期。但是,沟通中所体现出来的类同感还必须以“平等”二字为基础, 如果没有平等, 那么类同感便无所依托, 无从谈起。而“平等”的建立却是以谦虚谨慎的品行为前提的。每一个人都愿意与谦虚的人进行的交流,却会对骄傲、态度蛮横的人进行自动屏蔽。这是因为,谦虚会令进行交流的对方体会到受尊重的感觉,进而产生亲近感,从而自愿与对方进行交流;而骄傲蛮横的心态会让接收方感受到交流地位的强烈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感会让接收方自然地对意见有所保留,从而导致充分的交流只是流于形式。
作为新人,周围的同事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工作上都有着各自出色的成绩,向老同志学习,这也是一名新人应当做的。老同志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是经历了各种困难之后才获得的,他们值得我们尊敬,值得以谦虚谨慎之心向之学习,有所交流。
综上种.种,虽言之凿凿,然,于做事与做人,言之虽易,为之却难。人时常应当有所总结,有所体会,将之记录下来,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人立于世,幸事繁多,能将所感之言尽皆写出,也算是能够有所感激的了。只是有时性懒,倒是需要人提点,方能撰写总结,形于文字,才能体悟到如此幸事之幸。
最后,希望在信达的工作生活会快乐开心,希望能够和领导同事相处愉快。以人为师,有所得;以人为友,有所乐。相信站在信达的窗口,看到的风景一定会是秀丽美好的。
4月18至20日,本人参加了___老师于南京举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培训,下面总结了几点有关供应链金融的认识,供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使用。
1. 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握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银行层面),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企业层面)。指银行向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以上定义与传统的保理业务及货押业务 (动产及货权抵/质押授信)非常接近。但有明显区别,即保理和货押只是简单的贸易融资产品,而供应链金融是核心企业与银行间达成的,一种面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的系统性融资安排。
2. 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据《2013-2021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从近几年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比例来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大型企业贷款。2011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受到信贷规模的限制,可以发放的贷款额度十分有限,但是通过承兑,票据、信用证等延期支付工具,既能够增强企业之间的互相信任,也稳定了一批客户,银行界空前重视供应链金融业务。目前,商业银行在进行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已纷纷将供应链金融作为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之一。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的生存支柱与利润源泉,几乎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战略举足轻重的作用。供应链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价值还在于:首先,供应链金融实现银企互利共赢,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跳出单个企业的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全局和高度,向所有成员的企业进行融资安排,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其次,供应链金融能够降低商业银行资本消耗。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关规定,贸易融资项下风险权重仅为一般信贷业务的20%。供应链金融涵盖传统授信业务、贸易融资、电子化金融工具等,为银行拓展中间业务增长提供较大空间。“供应链金融”发展迅猛,原因在于其“既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延伸银行的纵深服务”的双赢效果。
3. 供应链金融的作用与意义
可以这样探讨这个问题,我想供应链金融顾名思义,最直接的就要从供应链本身谈起了,从通常意义上讲,一个特定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性产品及最后成品,最终由销售这个渠道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通俗点直白点可以这样讲,核心企业买上游企业的东西,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要求先赊欠,这样上游企业不能及时拿到应得的款项,必然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而下游企业买核心企业的东西时,核心企业又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要求下游企业要尽量及时把全部款项或者预付款项到位,这样无疑又会给下游企业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的生态出现失衡。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圆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看待:一,银行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生态失衡的问题;二,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这些企业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整条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资金犹如新鲜血液般注入配套企业,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有效良好运转;而且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必然有效地为中小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商机。总结起来讲,供应链金融给银行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都带来好处,创造了一种多方共赢的局面,从小了讲促进了供应链相关产业及参与其中的金融机构的良好发展,从大处讲必然对整个的经济的发展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4. 小结
近年来,商业银行都在实行信贷紧缩,但供应链融资在这一背景下却呈现出逆势而上的态势。中小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青睐及商业银行对供应链结算和融资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其迅猛发展的原因在于其供应链金融既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延伸银行的纵深服务,从银行和企业两个层面来讲达到双赢效果。从现状看,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再可望而不可及,供应链金融嫣然已然成为了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非常感谢市分行为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销售技能提升培训的机会,两天的时间虽然短暂,授课的内容虽然有限,但大家上课听讲时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蔡老师的销售理念为我们今后的销售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启示。参训的支行长都在岗多年,听过无数老师的课,能让他们坐住听课并觉得有收获,十分考验老师的功底。尤其沟通的课题很泛,如何寻找切入点很有难度,显然蔡老师让大家心服口服!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很多,体会深刻。具体想就有关培训内容浅谈几点体会:
一、从服务营销开始提着自己的销售生产力。服务营销从了解客户开始,针对自己的岗位,问一问自己,到底有多少不熟悉的客户,针对新客户,通过一些活动,找出未来能为邮储银行长春市分行带来贡献度高的那部分优质客户,积极地向客户经理做好转介。当然老客户更需要积极地经营,通过电话预约、约见客户等,提升产品销售度。
二、营销不能怕拒绝。在实际营销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也许客户会拒绝我们为其设计的理财规划。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首先应了解客户,从见到客户的那刻起,我们应保持对客户有足够的好奇心,了解客户的家庭、职业、学历等情况,以便使我们的营销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拒绝。当然如果客户拒绝了,我们也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及时的了解客户拒绝的理由,通过和客户交谈,及时的化解客户心中的疑虑,从而及时地促使销售活动的顺利完成。
三、销售金融产品要准备金融工具。我们销售的金融产品都是无形的,也许客户在某种程度上难以接受,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释所销售的产品,那么借助工具销售应该是很好的选择,例如建议客户做基金定投,可以借助于复利表来说服客户,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弹,而是复利。相信等客户看完这些数据后,一定会为他内心带来震撼的。
四、营销管理。对营销人员的管理重在执行过程,贵在执行监督营销管理中坚持“过程导向”,就是说在管理工作中,不能有安排没有检查,有布置没有落实,而要以“高质量、高效率”的责任感落实管理措施,推动企业发展。管理措施要到位;就要在任务分解、流程监督、细节监控、岗位互控、痕迹落实、绩效考核上下工夫;就是在工作中采取过程管理和监督的方式,在执行过程中采取跟进式考核,在注重结果考核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考核,落实每个阶段的完成情况,确保工作执行力。同时,使人员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宣传、启发、激励、示范和校正,引领下属将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只有这样,监督检查才能顺利进行,过程管理和监督才能到位。实施“过程导向”管理,最根本的要求是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了解工作状况,把握工作进度,按照“细心服务到位,流程实施到位,痕迹落实到位”开展工作,使所有员工的工作都处于“受控”状态,感受到工作中的压力,并使之转化为动力;员工通过自身的实际工作和痕迹资料,不断反省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促进不断改进、不断进步;管理者通过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适时提供服务、帮助、支持,进而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状况,及时调整思路和策略。只有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客户、维护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全过程上,最终就可实现与客户“双赢”的结果,才可以将“结果导向”的完美结果充分发挥到极致。
通过此次培训,今后在销售技能提升过程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扎实做好客户的服务工作,为邮储银行长春市分行的销售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