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应用写作 > 演讲致辞 >

关于孔子演讲稿

| 新华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读了《论语》的乡党篇十。其中有一则很吸引我,令我读了许多遍。

”执圭,鞠躬如此,如不胜,上如辑,下如授。勃勃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这一则很令人难以想它的含义。我先看要点, 把不懂的字给弄懂,如:圭,从课下注释,我了解到这个字念的和归一样的读音。意思是:一种上圆下方的长条形玉器。举行朝娉,祭祀,丧葬等礼仪大典时,帝王 ,诸侯,大夫手里都要拿着这种玉器,以不同的地位身份,所拿得圭也各有不同。这里只大夫出使到别的诸侯国去,手里拿着代表本国君主的圭,作为信物。就这样 我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和翻译。译出了这个句子大概的意思,虽不完全和课下译文一样,但也八 九不离十了。课下参考译文很难有太多的详细分析。

译文是这样的:孔子出使到别的诸侯国去,举着圭,低头躬身非常恭敬,好像举不动的样子,向上举好像作辑,放下来好像递东西给别人。脸色庄重而昂奋,好 像战战兢兢;步子迈的又小又快,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献礼的仪式上,显出和颜悦色。以个人身份私下见面时,满脸笑容。看着泽文,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孔 子。

我的感悟是:以上这五章,集中记恭敬而有仪载了孔子在朝,在乡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往往 容貌、神态、言行、都不同。他在家乡时,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和善、的老实人,而他在朝廷,则态度恭敬而有威仪,不俾不亢,敢于讲话。他在国君面前温和恭顺 ,局促不安,庄重严肃又诚惶诚恐。所有这些,为人们深入研究孔子,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泓文学校集会,隆重举行“国学添香,伴我成长”国学经典诵读暨孔子像揭幕仪式活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国学,意境深远,而孔子的思想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被后世历代学者大家尊称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纵观中化民族文明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将其深刻的思想精髓、高远的价值取向贯注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气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财富。

翻开中国的历史,孔子的思想无处不在。几千年来,他深刻的思想精髓、高远的价值取向影响着炎黄子孙的发展成长,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财富。他首创私学,把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开启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他以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为教学目的,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心中的教育理想。他的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循善诱、教学相长的思想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孔子雕像落户我们永州泓文学校,这是一件喜事,更是一件值得铭记的大事。泓文教育是全国知名的教育品牌,办学理念先进,自从20--年落户永州,已经五年了,五年来,泓文学校坚持办永州最好的民办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感恩教育为主线,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这就是孔子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孔子文化在泓文薪火相传,孔子精神在泓文发扬光大。可以说孔子雕像落户于泓文学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天的孔子雕像揭幕仪式,旨在继承中国历史文化的思想精华,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老师们,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刻领会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懂得教书育人、求知处世之道,积极开展以“文化引领、思想创新、人才强校、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把孔子的教育思想、育人方法贯穿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同学们,从今天起,在泓文的校园里,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前圣先贤那伟岸的身形,希望同学们细心聆听,聆听那穿越了千年的字斟句酌;希望同学们与孔子的身影为伴,更以他的智慧与人格为标尺,丈量每天的进步与成长;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自省的过程中,时刻不忘孔子倡导的“恭、宽、信、敏、惠”的处世治学原则,并以此作为立人立业的基座;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发扬孔子的精神,在国学中吸取营养,志存高远,用心钻研,潜心学习;希望同学们立志于为己修身,为国修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肩负起神圣的责任!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泓文学校以孔子雕像落成为契机,传承先贤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志远、心慈;言美、容端;智敏、思勤;行雅、体健”教师八大素养;培养学生“感恩自强、诚心善良、勤思善学、快乐健康”的泓文核心品格。将孔子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续写我们泓文教育的新篇章,为我们永州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3

我心中的孔子孔子,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的着作有很多,如,《春秋》等,其言行和思想主要即在于《论语》中,孔子前年来一直深受我们的仰慕。我十分喜欢孔子,它不仅对自己的弟子要求严格,对自己更是如此。

我一直喜欢孔子,通过《论语》,《史记》的记载,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空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不朽的孔子。孔子出身贫贱,身份卑微,是那时候社会的最底层。但孔子性情开朗,是一个充满人情的人。我们心目中孔圣人已经不在了,他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但他依然存在,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孔子,不只是指孔圣人,也暗含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没有他的文化,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没有礼道,我们也会变得不那么精彩。是他时时刻刻教育着我们中华儿女,是他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他让中国的文化变得格外灿烂。在我看来,坚强是孔子的化身。孔子年少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饱经人生的苦难,始终坚强乐道。他任然开开兴兴地过着每一天,这就是坚强乐观的表现。孔子的一言一行教育着我,每一次做一件事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孔子的某一句话,这才会指引我正确的方向,是我做好每一件事。孔子的一言一行教育着我,是我一步步向前走,并且逐渐懂得了世界。孔子的品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孔子的巨作是值得我们欣赏的,孔子这个人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这就还是我心中的孔子,这就是我喜欢他的理由,这也会社我要学习他的地方。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这个寒假,我又温习了《论语》,通过学习,我对《论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论语》一开始就提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老师曾告诉过我们,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常常温习,一定会十分愉快。后来,当我学 到一些知识后,都会主动的多复习几遍,每次复习都会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对别人提到的相关问题也能很快的回答,我高兴极了。

《论语》还说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 不得其解。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 而更加危险。“这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现在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盲目的死 记硬背是不可能学到有用的知识的。只有在学习中思考,使知识深化和升华,才能真正掌握到有用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和人类。

《论语》就是这样一本书,它用朴实的语言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认真的、反复的阅读这本书,总能给我们更深的体会。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5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风中这位鲁国的国公依旧一丝不苟,这种庄严在风动的夕阳中与相邻的泰山辉映在一起,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贫困病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那不去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他三十而立办教育,开私塾,使贫困人民得以走进知识的殿堂,他“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知识传播突破了出生,阶级的鸿沟,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知识走进民间,面向大众。是他让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这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壮举,是我们的民族的知识水平远远超越了当时任何以出生决定知识走向的民族,为中华民族若干年后各个盛世的腾飞积蓄了雄厚的知识力量。

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告诉他的学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交给了世人学习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够治国经世,小的方面可以净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来传播“仁”的观念。学习方法上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在细微处体现出伟人不朽的智慧光辉!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今的世界“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局部的战火弥漫着硝烟,纷乱的动荡使生灵涂炭。我国国内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问题亦急需解决。当今的时代最需要什么?需要“和谐”!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贫富平均。重视民生的个守本分的和谐社会吗?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与我国现阶段追求的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立东方,并已走向世界!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6

同学们、老师们:下午好!

今天是9月2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1周年的纪念日。

孔子是什么人呢?大家一定会说是孔圣人嘛,谁不知道? 然而孔子自己却说得很清楚,“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孔子你不是圣人,是什么人? 老师从孔子的言论中找到了答案。

第一,他说自己是普通人。

他老人家两次在《论语》里说了,“吾犹人也”,他说自己是普通人。就是说,我也是个人,与你,与他,与我们大家没什么两样。

那么,孔子是普通人吗?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有个名字。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活了73岁。9月28日,刚好是孔子生日纪念日。

孔子说, “吾少也贱”。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孔子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此后,他的一生很不顺。不过,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这种苦,这种不顺,反倒使他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故多能鄙事”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无论他干什么活,他都没有忘记做学问。他一边干活,一边学习,“学而时习之”,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君子多乎哉?不多也”,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君子),饭来开口,衣来伸手,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这么多本领多?不能吧!可见,本领、学问是做出来的!孔子虽是普通人,但他并不普通。

第二孔子是好学之人。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孔子关于“好学”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跟我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不但好学,而且博学。什么都学,学无常师,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多才多艺。《论语·子罕》记载了一件事:有个村民评论孔子,说是“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他说孔子这人太伟大了,博古通今,没办法称他是哪一门学科的专家。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活学。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你可以跟任何人学,好人身上可以学,坏人身上也可以学,吸取教训吗。但是,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正因为孔子好学、博学、活学,才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

同学们,我们学校也正在开展“读经典书,立君子品”的读书活动,让我们在读书活动中也来学做孔子,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学之才子,做博学、活学之学子。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7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里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我读了以后,觉得受益非浅。特别是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格言,对我的教育意义最大。

这个格言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说的是:范仲淹是北宋时大文学家。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对自己的文章十分满意。后来他的朋友李泰伯看了文章,建议把“德字改成“风字,这样做既可以与前边的“云山、“江水相呼应,并且更有韵味。范仲淹觉得李泰伯言之有理,便接受他的意见。经过这个故事,更可说明,当自己有了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应当不耻下问,向人多请教。无论是谁,只要有学问,都该去向他们请教。

我平时就没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点。正因为这样,我还失败过呢。记得有一天,我正在做奥数题,做着做着,一道题把我给难住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我还是一边思索,一边在草稿纸上比划着:“一定要把这道题给解出来。大约过了十分钟,突然妈妈回来了,看到我正在做题,就不打扰我了,可又看见我愁眉苦脸,问我:“怎么了,解不出来了,我跟你一起解,好吗?“不用了,我自己做。我答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还是没有把那道奥术题给解开。

妈妈又走了过来,看了看那道题,思索了一会儿,“我知道了!妈妈说道。她把那道题的解法和意思全部告诉了我,我这才豁然开朗。还有一次,我记得我画了一幅画,自己认为画的很不错,就得意洋洋地拿给爱画画的妹妹看,妹妹看了以后说:“画得真好,我还画不出这样的画呢!我高兴地笑了,妹妹也高兴地笑了。妹妹又仔细地看,她说:“哥哥,你好象有一处地方画错了。“哪里?我看看。我说。妹妹指着画说:“你画得是春天春意盎然的景象,可吹的是西北风,这可是牛头不对马尾了吧。“哎呀,我真粗心啊!妹妹你真仔细啊,你可以做评画专家了。我赞叹着。妹妹“哈哈地笑了。

我读了这本书,真是大有收获。我以后一定改正这个缺点,一定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那我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使自己更加完美。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儒家思想创始人、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诞辰2566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活动。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之瑰宝。多年来,我校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建设以民族精神为底色的校园文化。我们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发展需要,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归宿,以“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学做真人”为主旋律,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国学,爱国学,用国学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长才干,为民族文化的绵延、创新与发展打造基石。

在国学教育活动中,我们采用“读(每周一篇人人读)、找(查找经典故事等)、背(自背、互背校本课程)、操(在全校推广国学礼仪操)、赛(班级、学校比赛)、赏(配乐、配画吟诵)、展(手抄报、画展)、写(根据情节描写,展开想象读写)、演(举行国学教育文艺汇演)、用(生活中运用)”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用国学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五爱”人,增强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在国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做到“五大结合”,即国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书写能力和诵读能力的同时提高人品;国学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开发了《三字经》《弟子规》《中华传统美德校本教材——论语》等国学校本课程,构建独具“感恩、爱心、善念”的学校文化;国学与传统节日活动结合,挖掘、拓展端午节、老年节、除夕等传统节日的特定内涵;国学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每月一个专题活动等;国学与传统礼仪文化相结合,开展三礼(礼仪、礼貌、礼节)等活动。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他的功绩和影响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是为了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先哲的怀念和敬仰,对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对继往开来者传承光大的责任,提升我校的文化品位形象,提高校园道德风尚,树立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培养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六中学子。让我们借鉴孔子的精神财富,传承优良的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一个美丽、文明、富饶的长安而奋斗。

谢谢大家!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9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庄严地站在这里,就是要纪念一位教师。

他的工作平凡而辛苦:他曾为物质生活的困顿苦恼过,为自己的主张不被人重视牢骚满腹,即使这样,他依然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做着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是所有教师的教师,是在他之后所有知识分子、士农工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教师。他是第一位教师,是教师的鼻祖,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因为他的光辉榜样,教师职业的神圣和伟大才获得了世人的肯定,教师才成了一门与众不同的职业。

他是教师的起点,一个光辉的起点。回望人类历史的长河,在教师这个行业中,能够同他并列的,整个人类历史上也只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爱因斯坦

这位教师不是别人,正是孔子。

2561年前9月28日,孔子诞生于__曲阜。15岁时,他立志做学者。27岁时,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 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55岁——68岁,孔子经历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孔子回到鲁国后,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专修诗书礼乐。公元前479年,孔子73岁时去世。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学,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产,是人类伟大的思想宝库。宋代朱熹在诗中写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的思想如长夜明灯,照耀着人类历史的长空。

当然,人们提起孔子的时候,想起的更多的还是他的《论语》。《论语》就像是一本语录,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他的学生记录下来。这些语录,有的是孔子上课所说,有的是孔子生活所言,一句句简短的话中,透出的是孔子的朴素、豁达和智慧。

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把孔子的生活态度、生活智慧广为传播。

如果说人的眼睛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看,看外面无限宽广的世界,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见识。二是朝内看,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世界,让它更为洁净。那孔子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去看自己的内心,如何让它平和而温暖。

对待学习,孔子这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指导人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在外对长辈、对师友和对周围的人要敬重、友爱。做人要谨严慎行,心胸宽广;讲话要诚实可信,关爱他人。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教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钻研兴趣,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这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观念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非常好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孔老夫子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净化自己,美化自己,提升自己。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1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是9月22日,每年的9月2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纪念日。世人皆称孔子为圣人,然而孔子自己却说得很清楚,“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的这句回答透露出了两个意思。

第一,他说自己是普通人。孔子两次在《论语》里说了,“吾犹人也”,他说自己是普通人。就是说,我也是个人,与你,与他,与我们大家没什么两样。孔子说,“吾少也贱”。孔子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此后,他的一生很不顺。不过,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这种苦,这种不顺,反倒使他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无论他干什么活,他都没有忘记做学问。他一边干活,一边学习,“学而时习之”,终于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

第二,孔子是好学之人。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不但好学,而且博学。什么都学,学无常师,自学成才,多才多艺。《论语·子罕》记载了一件事:有个村民评论孔子,说是“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意思是,孔子这人太伟大了,博古通今,没办法称他是哪一门学科的专家。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活学。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你可以跟任何人学,好人身上可以学,坏人身上也有优点可以学。但是,最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正因为孔子好学、博学、活学,才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

同学们,我们学校也正在开展“读经典书,立君子品”的大语文教学改革活动,让我们在读书活动中也来学做孔子,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学之才子,做博学、活学之学子。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1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思贤------成为更好的自己。

昨天,九月二十八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代圣人孔子的第2565个诞辰纪念日,他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雨的洗涤,依旧屹立在世界文化之颠。

低头深思,我们祖国的儒家经典的始祖孔子,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可以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为了大众的利益可以舍弃个人的利益;梦想可以让他付出一切。他的一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道出了学习要懂得不耻下问,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何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说出了安平乐道不在于物质和权力,而在于精神的充溢,它能让我们拥有安平乐道的生活,对于生活,不要太在意物质,它可以使清者变浊,浊者更浊,深受物质的包围,可以让人不能自拔。所以,请放下你的工作,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让幸福的阳光充满脸庞;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它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不要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值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这样的思想影响着无数的人。

在物质日益膨胀的今天,许多的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正悄然无息的把精神世界填满,可是他们并不幸福,权力和物质只是空虚的填充物。今天的我们,接受了论语的洗礼,学习着圣人的思想,生活在如此文化氛围的学校,我们也应该成为一名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时刻思贤,不往前人的教训,时刻跟随圣人的步伐,我们方能走得更远;我们的天空才会更宽广。

关于孔子演讲稿篇1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陬邑人。还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论语》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孔子学识渊博,人称孔圣人,但孔子依然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有一回,跟随当时鲁国的乐管师囊古琴,学的是《文王操》。孔子专心学了一段时间后,师囊说可以了。孔子觉得不够,又继续学。一段时间后,师囊说可以了。可孔子仍觉得不够。又过了一段时间,师囊认为真的可以了。可孔子仍觉得不够。直到孔子能够再乐曲中表现文王的形象,孔子才觉得真的可以了。"

在跟师囊学古琴,弹奏《文王操》时,师囊曾三次对孔子说:"可以了。"但孔子始终觉得自己还得再学,直到能够在乐曲中表现文王的形象,孔子才罢休。又有一回,孔子去太庙祭祖,见到新奇的事物就向人问这问那。有人笑着说:"孔子学富五车,懂得礼仪,怎么还要问别人?"孔子听了后回答说:"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一个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人!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38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