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中涉及到引用其他作者的文献,需要在笔记中添加注释和引用信息,方便以后查阅和引用。写好《飘》读书笔记感悟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飘》读书笔记感悟,供大家参考。
由玛格丽特·米切尔著作的长篇小说《飘》,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贵族的生活。
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位具有叛逆性格乔治亚贵族女性斯嘉丽,讲述了她与朋友、家人、情人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内战爆发期间、以及战后重建时期的生活;同时也讲述了斯嘉丽与白瑞德之间的爱情故事。
美丽任性的斯嘉丽,暗恋名门之后卫希礼,但因门第阻隔,加上性格差异极大,卫希礼已择期与表妹韩媚兰订婚。斯嘉丽一气之下,即趁南北战争爆发之际,抢先嫁给韩媚兰的弟弟韩查里。而悲剧的是,查里应征入伍,由于天生体质较差,再加上严格的军事训练,染病身亡。因此,斯嘉丽很快便变成了寡妇。
战争是的她不得不面对饥饿、贫困及社会地位的变迁,她要保护自己的庄园,要让自己的家人及卫希礼一家生活下去,当然,她还想自己也过上好日子。因此,她果断抛弃了母系血统南方贵族小姐娇滴滴的形象,露出了父亲爱尔兰人强悍的本色。她靠着骨子里的坚强,凭借着白瑞德对她的深情,在战后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过上了想要的日子。
只可惜,她一直沉浸在卫希礼的梦中没有醒来,忽略了她已经拥有的白瑞德的大量的爱。直到最后,媚兰死去,她可以和卫希礼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了,她才发现,她一直在享受着白瑞德的爱而不知。白瑞德在绝望之际愤然离家出走,她却发誓要重新找回白瑞德的爱。只可惜,失去了的东西,要想再找回来,就难之又难了。因此,在遭受了一连串的挫折与打击之后,斯嘉丽说出了那句至今让人回味无穷的话,“不管怎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也成为了新女性面对人生的一句强有力的口号。
整个故事弥漫着一种凄凉的氛围,看似写斯嘉丽的个人命运,实则是写整个南方社会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旧有的贵族生活一去不复返的状况。
整个故事情节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亚特兰大沦陷时,斯嘉丽逃往塔拉庄园的那一段。1864年8月,亚特兰大沦陷之际,韩媚兰临盆在即,斯嘉丽不顾自己的安危,留下来为其接生。在北军进程之前,白瑞德护送斯嘉丽和韩媚兰母子出城回塔拉庄园。途中,白瑞德参加南军,让斯嘉丽独自驾着马车护送韩媚兰母子赶回塔拉庄园。在这段漫长的逃亡之路中,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斯嘉丽随时都有可能被路上突然冒出来的北军或劫匪残害,但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以及爱尔兰人特有的强悍品质,斯嘉丽终于战胜了困难挺起来了,带着媚兰母子安全回到了塔拉庄园。这段让人揪心的逃亡历程让人着实佩服斯嘉丽的伟大与不凡。
体现了斯嘉丽强悍女性本色的还有她极强的责任心。在遭到北军洗劫之后,斯嘉丽的母亲去世,父亲连自己的女儿都认不出来了,两个妹妹有重病在床,没有食物。此时,19岁的斯嘉丽独自扛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她心底里有个强烈的愿望,她要靠自己的双手重振塔拉庄园昔日风采。看到这里,我不由的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对这位伟大的女性肃然起敬。
本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应该是在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方面的刻画。斯嘉丽,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作为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性,能为自己的土地争取到最大的利益,除了聪敏、智慧、还有勇气、毅力与责任心。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在什么困境中都能生存。她不完全依赖于男人,是个积极进取且新手承诺的女性。当然,仅有有点而没有缺点的认识不完整的,也是不存在的,本篇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有她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人性的缺点。她自私、虚荣和冷漠等,让我们感觉这个人物形象很真实,虽然“不完美”,但却很丰满。再说白瑞德,他的男性形象被许多女性所推崇,这主要归功于他对待感情的执着。他是个有政治主见、立场坚定的男人,但又不忘本。他表现玩世不恭,爱一个人却智与感情,冷酷与柔情的冲突,在他身上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因此,白瑞德这个男一号的形象塑造的也相当“完美”。从这篇小说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与困难,还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对我们付出的感情,不要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到那时,悔之晚矣。因此,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每一分来自他人的唉,也尽量用自己爱去回报爱我们的每一个人,不要让自己的生命留下过多的遗憾。
我之所以会读《飘》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之前看过由它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由此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虽然《乱世佳人》我只完整的看过一遍,但费雯丽演绎的猫一样的思嘉、克拉克·盖博表现出的瑞德船长的复杂精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忍不住想从原著中进一步探求他们的真容。
我所阅读的这个版本分为上下两册。封面是一张油画,画面上是思嘉和白瑞德船长坐在马车上,背景是象征着战争的兵荒马乱,整体带给人一种压抑感,逝去的历史化作马蹄后腾起的尘埃,然而未来并不明朗;封底则是《飘》所赢得的各种赞誉。封面和封底设计较为精细雅致。翻开书籍,在出版说明和译者序之前,有一部分内容是用铜版纸印刷的(上下册均有),这一部分是有关《飘》的周边情况:例如作者照片、电影海报、不同版本的《飘》的封面及插图等等,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我个人认为这部分的设计很新颖,有效地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书页的纸张质量比较好,光泽温和不刺眼,而且印刷非常清晰,错讹之处极少。
《飘》的故事情节比较复杂,时间跨度也很大,通过对思嘉、白瑞德、媚兰、艾希礼为主展开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进行刻画,生动完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横跨南北战争的历史画卷。其中既包括开战之前南方庄园悠然自得的生活,如烤肉宴、舞会等等;也包含了战争中伤员缺医少药、肢体残缺,亚特兰大居民丧失亲友的悲惨;甚至对于战争结束后南方重建的艰难,也通过思嘉本人的奋斗展现了出来。由于作者是以周围的人物及事件作为原型进行描写的,具有很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思嘉在逃离亚特兰大、回到塔拉庄园,面对着被洗劫一空的庄园和支离破碎的家庭,倔强勇敢的挑起了重建的责任,站在红土地上宣告:“凭上帝见证,我以后绝不会挨饿,绝不!”每次读到,都会被人物身上爆发出来的精神深深感染。
《飘》的故事情节大多为人们所熟知。女主人公思嘉,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庄园主的女儿,思嘉漂亮而富有个性,赢得了当地许多青年的爱慕。但她却盲目的爱慕着艾希礼,一个长相英俊,性格却很懦弱的南方世家子弟。1861年的4月,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佐治亚州上空,然而16岁的思嘉心思全部在艾希礼身上,艾希礼优雅的绅士风度使她芳心暗许,然而她却在烤肉宴的前一天得知了一个使她心碎的消息:艾希礼即将娶他的表妹媚兰!第二天的烤肉野宴,思嘉试图说服艾希礼和她一起私奔,但没有成功,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思嘉扇了艾希礼一个耳光,还砸碎了一个花瓶。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切都被一个叫白瑞德的船长看在眼里,白瑞德船长的名声很坏,而且他似乎并不认为南方能够在这场战争中轻易获胜。为了赌气和报复,思嘉嫁给了媚兰的哥哥查尔斯,然而她很快就后悔了。由于战争,查尔斯和艾希礼等没过多久就离开了家乡。还未等开战,查尔斯就染病离世,同时,思嘉怀孕并顺利生下了儿子韦德。
思嘉沉浸在对艾希礼的思念中,而且对寡妇的繁文缛节非常不耐,心情抑郁。于是思嘉的母亲埃伦将她送到了亚特兰大同媚兰和皮特姑妈一同居住。虽然环境改变了,但南方的传统却使得她的生活毫无乐趣。在亚特兰大的募捐会上,思嘉再次见到了白瑞德船长,甚至罔顾社会风俗同他跳了一支舞。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社会上的清规戒律渐渐不再是约束思嘉的囹圄,她又开始同青年谈情说爱,尽管她认为自己对艾希礼的感情忠贞不渝。葛底斯堡战役严重打击了南方,圣诞节后艾希礼回家,思嘉再次向他表露了爱意,但仍然遭到了艾希礼的拒绝。第二年年初,思嘉几乎是同时得知了两个让她难以置信的消息:艾希礼受伤被俘、媚兰怀孕了。于是为了照看怀孕的媚兰,思嘉被迫留在了亚特兰大。南方军队节节败退,眼看首府亚特兰大就要失守,偏偏在八月底,媚兰的儿子小博降生,亚特兰大一片混乱。无奈思嘉只得求助于白瑞德,希望能够回到塔拉,白瑞德却在半路上去投军,思嘉只得自己带着媚兰母子和韦德回家。回到塔拉庄园后,思嘉发现家里已经面目全非:埃伦病死、杰拉尔德精神不正常、两个妹妹身患伤寒卧床不起、大部分的黑奴也都跑了。在近乎绝境的情况下,19岁的寡妇思嘉负担起了全家的生计,媚兰一直给予思嘉许多帮助。就在一家人的情况好转时,传来了要对塔拉庄园征收高额税收的消息。为了保住塔拉,思嘉再次求助于白瑞德,却发现白瑞德已经由于挪用南方军队物资而锒铛入狱,就在一切看来毫无希望的时候,思嘉的妹妹苏埃伦的未婚夫——弗兰克出现了。弗兰克由于经营小生意,家里有一定积蓄,为了得到钱去拯救塔拉,思嘉采取欺骗的手段使弗兰克娶了自己,塔拉终于得救了。思嘉渐渐发现弗兰克很无能、生意经营不善,于是她产生了自己经商的念头。她向白瑞德借了一笔款子,买下了木材加工厂,然而种种举动使得亚特兰大的传统社会对她极为不满。思嘉再次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女孩子,起名埃拉。“重建”在进行,亚特兰大的局势变得很不稳定,在一次去木材厂的路上,思嘉遭到了袭击。3K党为了给思嘉复仇,扫荡了贫民窟却被军队发现,弗兰克死亡,艾希礼受伤。思嘉因为弗兰克的去世十分不安,葬礼之后她独自在家里借酒消愁,此时白瑞德出现,他居然向思嘉求婚了。婚后思嘉过上了自己期待的富裕生活,并且生下了美丽可爱的邦尼。白瑞德十分宠爱邦尼,为了使邦尼在亚特兰大能保住贵族地位,他不惜加入了民主党的阵营。思嘉与艾希礼在木材厂见面,回忆起过去生活,思嘉忍不住靠在了艾希礼的怀里,这一幕却被艾希礼的妹妹看见,思嘉百口莫辩。然而媚兰却保护思嘉,不允许别人对思嘉进行攻击。白瑞德带着邦尼暂时离开了家,思嘉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又惊又喜,同时格外想念白瑞德。但白瑞德回家时却对思嘉冷嘲热讽,思嘉大怒摔下楼梯,摔断了肋骨并且流产,白瑞德找到媚兰,深深忏悔。邦尼喜欢骑马,但在一次跳跃栏杆的过程中不幸遇难。随着邦尼的去世,白瑞德对思嘉的爱也全部破碎,思嘉此刻却发现自己深深爱着、依赖着白瑞德。媚兰再次怀孕,但因流产而去世,思嘉后悔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媚兰是自己重要的精神支柱。白瑞德离开了思嘉,但思嘉坚信自己能够回到他身边。
第一次读《飘》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不谙世事,只因《乱世佳人》影片的精彩转而转去读原著,后来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又硬着头皮啃完了英文版。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其流畅的语言都是我所钟爱的,不像有些所谓的外国名著,语言晦涩,勉强看完,觉得也不过如此,也许是中译本不能完全表现其作品的原貌吧。
或许因为个性的关系,一直不喜欢《飘》中的两个女主人公,斯嘉丽的张扬和媚兰的隐忍,都不太欣赏。男主人公也觉得一般,白瑞德城府过深,而卫希礼则太过懦弱无能。像这样的男女主人公都不入眼的小说,我一般不看二遍的。这部《飘》却是例外,有事没事,想看书,或无书可看的时候,总会拿出来翻一翻。
南北战争前美国南部绮丽的风光,战争时的残酷景象,战后艰难的家园重建,一一被文字呈现在眼前。这些跟我从历史书上读到的所谓先进的资本主义取代了落后的奴隶主义完全不一样,历史是人的血泪,又岂能用简单的对与错去衡量。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个人的力量是显得那样的'渺小,那样的微不足道,如同蝼蚁一般。命运之手翻云覆雨,也非个人能力所能抗拒。
斯嘉丽和媚兰这两个个性完全不一样的女性,在人生巨变前却表现出了同样一种品质——坚韧。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她们坚韧的生存,不放过一线生机;在战争过去,贫困交加的时候,她们坚韧的奋斗,决不出卖自己心中最宝贵的东西。尽管,在一些小事上,她们有这样那样的分歧,但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她们又默契的站在了一起,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生存姿态,捍卫她们的亲人,她们的家,这正是因为她们具有同一种特性——一种坚韧的精神。
这样一种坚韧如蒲苇的精神力量是我所欣赏的。蒲苇与大树不同,在狂风中大树要么笔直的挺立着,要么就折断在风中;狂风过后,徒然留下残枝败叶。而蒲苇在狂风中会被吹得很低很低,看到它几乎会被风吹倒在地面了,但是狂风过后,蒲苇又会挺立起来,摇曳在微风中,好像刚刚过去的狂风只是一段过往,一段记忆,它要面对的是明天的太阳。
就如斯嘉丽在小说的最后所说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有可能是煦日暖阳,有可能是细雨霏霏,也有可能是狂风呼啸,还有可能是大雨倾盆,但是不管怎样,明天,依然是新的一天,只要精神的力量还在,依然会有崭新的希望。
依稀记得第一次知道《飘》这部作品是我在上高一的时候,看着同学拿着那么厚的一本书在看,我不由的傻了眼,被那么厚的书给吓到了,但当我被告知说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很有哲理的时候,我却又不由自主的捧起它,细细的阅读了好久好久……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这本小说所塑造的人物颇多,人物的形象也非常丰富,每个不同的角色给人精神上的鼓励也不同,正如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令我们每位读者为之倾心。
当现在的我提起笔来写这篇小说的读后感时,思绪不由得把我带回三年前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女主角斯佳丽的形象也忽然间浮现在眼前。我对斯佳丽始终持有一种敬佩之情。在美国南北战争发生的时代,战争,硝烟改变了当时美国人民的命运,但也是在这时候,战争让一群女人勇敢地站了起来,她们变得很坚强,在战火和硝烟中捍卫着自己国家的土地,尤其是斯佳丽,她更是秉承着不屈服的的精神去承受战争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各种变化,她坚信:Tomorrow、isanother、day!这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斯佳丽在面对因战争而变幻的生活时的勇敢,无疑是我们现在在校的每个大学生应该好好借鉴和学习的。在战争中,大火烧了她的庄园,她以前一切美好的生活也随着熊熊的大火而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有一片令人绝望的黑色焦炭。更糟糕的是,就在这时,她还要承受母亲病逝,父亲发疯的痛苦。在这关键的时刻,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坚强地站出来担当起整个家庭的责任,表现出令人震撼的坚强的一面。她是如此的独立特行,她果断的选择迎接困难,担当责任。这不禁让我拿之与现在的我们进行对比,试想一下,现在的我们生活衣食无忧,有着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但是当生活给我们轻轻地一击时,却有多少人叫苦连天,承受不了,抱怨上帝的不眷顾?又有多少人可以站出来说,我要是也遭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可以像斯佳丽一样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21世纪的生活在给我们安逸舒适的环境的同时,无疑也在慢慢抹杀掉了我们心中那深藏的坚强的一面。多么可悲的事情!
但是,斯佳丽在面对自己的爱情时的犹豫不决,却是我不敢苟同的。但失去之后的淡然处之却又是让我钦佩。或许是因为她面对失败时的不言败,那种傲气使得她在面对自己的真爱时不敢去承认,还是一路苦苦的寻找,却是一次次的错过。但是当自己心爱的人离开时,她也只是坚强地安慰自己: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她对明天永远是充满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她的坚强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这种精神难道不正是现在的我们所缺乏的吗?
大学,让很多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流于平庸,每天浑浑噩噩的生活让一切变得无力与苍白。但是,殊不知一个正确的目标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不要因现在安逸的生活而沉沦,因为这样只会让你在面对挫折时显得不堪一击,谁能保证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像斯佳丽那么坚强,那么勇敢?我们要珍惜当下,更要感恩当下!
《飘》,第一次读是我20岁的那年,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与渴望的年龄。而读这本书,也是造成我眼睛近视的原因。通宵达旦,烛光陪伴我读完了这本书。
如今回想起来,书中的记忆与片段已经模糊。只记得当时对那缺憾的结尾,心怀不满......到处寻找《飘》的续集,竟然找到了。囫囵吞枣读完之后,找到了一个团圆结局,以为生活都圆了。
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成长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这座城市,对南北战争与战后重建故事背景怀着浓厚的兴趣以及深入的了解,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成就了这一部经典之作。少时不时愁滋味,而少时亦读不懂人事之沧桑,世态之炎凉。
如今再读,至结尾处,竟不忍再读,相爱相杀竟有了残忍之感。在明知遗憾是一种残缺美的同时,竟也希望看到欢喜的结局,这应该当初去寻找续集的缘由。
斯嘉丽,自私,任性,固执,虚荣,冷酷,勇敢,无畏,坚强,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个有血有肉的.女人,即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梦幻中,又决然的生活在这个残酷色世界中。自从晕倒在十二橡树园的菜地里,自从开抢杀了那个北方佬之后,一切似乎绝境之地,她奋起反击,与生活斗争。她拼命抓住可以让生活存活的每一根稻草,只是想不挨饿,想身边人过上好的日子。即使对于她不爱的苏埃伦,她亦是如此。你可以对她不屑,因为她赤裸裸的爱钱,希望在钱中需求安全感。写到这里,如果喜宝所说:我要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就要很多很多钱。希望抓到很多钱,再也没有挥之不去的噩梦,没有无边际的浓雾,没有无助的奔跑,只为不再挨饿,不再无助......你可以不爱这个角色,但她绝对不会让你忘记-而她又像孩子般天真,沉迷在自己编织的梦境中,不能自拔。总是编织各种理由让自己沦陷,而最终发现不过爱着自己给阿希礼所加的光环,只是一片虚无。
玫兰妮,善良,坚强,勇敢,温柔,高贵,善解人意,集所有美好与一身。有人说她就是一白莲花人设,但她却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向往,犹如一盏灯塔照亮你的内心。
瑞特,一对看穿人心的眼睛,脸上会有谦虚,温和,又掺杂着无赖痞子般的笑容。而在电影《乱世佳人》中,克拉克.盖博所塑造的经典瑞特的形象无人比拟。不管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乱年代,他总是一身贴烫的白色套装,一顶礼帽,手拿礼貌轻轻点头示意,狡黠的笑容,果然男人越老越有味道。关于这个人设,是多少少女心目中的又一男神。而爱之深恨之切,最终会撕裂一个人的心,当一个个寄托逝去,多少有些悲凉。正如斯嘉丽所说:他坚强而无所顾忌,炽烈而讲求实际,就像她自己一样,而爱是会被时光消磨光的......
每个人的历程都是一部史诗,不管篇章大小。而对于每一本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而经典,值得阅读,值得回味。愿一年又一年,阅读经典的习惯不变。
小说中的主人公郝思嘉总是追求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她对于一切好奇的都想知道都想得到。对卫希礼的追求对卫希礼的爱就属这种情况。在希礼身上有着一种思嘉思佳所不了解的东西,这种神秘性引起了她的好奇心,也就足以使她的对他的爱更加深切。
希礼喜欢制造种.种颜色鲜明的梦让自己在梦的世界里活动,他不愿回到现实中来,对人生冷眼相待,不乐观也不悲观,在现实中感到不耐烦的时候,便耸耸肩向他的音乐、书本里去躲避。现实中的希礼是懦弱的无能的,就像瑞德说的,卫希礼是个君子,只是生在了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时代。他还是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生活,即使他在战前就已经意识到了这场战争将夺取他赖以生存庄严与辉煌的生活,可他却不曾试图改变它。既无力于改变,那就选择逃避,于是他选择媚兰作为他和旧时代联系最后的精神依托,直到随着媚兰而去才崩溃于瞬间.所以对希礼,与其指责不如同情。
思嘉眼中希礼有一道神秘的光圈围绕着,为此思嘉必须得到他。思嘉的厌恶分明,立场坚定,只要让她明白了或者要做的事,她可以不择手段的去争取,作者在向我们毫无保留的展现她的贪婪、自私、虚荣.以及她的暴躁与率真,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去对她的这些与生俱来的本性说三道四,让人觉得可悲的是思嘉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仅仅是光环是梦幻。当思嘉认清他时,认清她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仅仅是虚幻是光环时,她却失去了瑞德的爱!可惜的还是思嘉,因为她的简单率真,为此付出了她此生最高昂的代价!
瑞德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他爱思嘉,但他更了解思嘉,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 他勇敢、执着,他能那么深地爱着思嘉十几年不变。他想保护思嘉,宠爱思嘉,照料思嘉,让她事事称心,而思嘉却拒绝了。他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思嘉,被卫希礼,被思嘉愚蠢的固执磨光的。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的心,死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没有勇气再去尝试,最后,他绝望了!
思嘉和媚兰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思嘉对媚兰的言行举止都看不惯,而媚兰却在任何场合下处处维护着思嘉。思嘉为了丢去黑纱竟在一个支持战争的舞会上与白瑞德跳起舞来,这种行为在当时真算是把一个上等女人的名誉给丢尽了,于是周围一切人的议论、指责一起向思嘉压来,这时只有媚兰为思嘉辩护,当一个北佬兵来到陶乐抢劫时,思嘉凭着她一时的冲动,将北佬兵击毙在血泊中,她顿觉害怕了,又是媚兰的无声支助给了思嘉勇气,然而这一切改变不了思嘉对媚兰的反感,直到媚兰将要去世之时思嘉突然醒悟了过去的几年里她的确是依靠着媚兰给予的力量闯过来的。思嘉是爱媚兰的,需要媚兰的。这时思嘉知道她一向依靠媚兰并不亚于依靠她自己,媚兰是她的刀、她的盾、她的安慰和她的精力。然而知道这一切为时已晚,她已永远失去了媚兰。
这就是小说中可悲的思嘉,她无法把握、珍惜眼前的幸福,无论是瑞德的爱还是的媚兰友情,她用一生的精力和情感去追求一个光环,最后留下的是永远的痛苦永远的悔恨,一切都随风飘逝。现实生活中又何尝没有像思嘉这种情形呢?我们身边已经拥有的幸福爱情、友情、亲情我们是否用心去体会了?不然的话我们是否也会像思嘉那样留下永远的遗憾?!
梗概
南北战争期间,好强、任性的庄园主小姐斯佳丽因为种种原因纠缠在几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斯佳丽从一个单纯的少女,逐渐被战争所通迫,为了过上安稳的日子,变得勾心斗角,做些不被那时的社会所接受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不断的与自我抗衡,不断成长,用各种手段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全文中虽然充斥着一个又一个的悲剧,但是仍然展现出一个女性为了生存和生活最励志的湿象,可以说《飘》既是人类爱情的绝唱,展现出爱情对于一个人无形的力量,又在其中反映了社会中政治、经济、道德等诸方面的深刻变化。
摘抄
1、生活没有义务满足我们的期望。我们应该接受现实并因情况不是更糟而感恩。
2、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为之战斗,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
3、世上的一切,男人都愿给女人,单单容不得女人太聪明。
4、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拿我们怎么样,可是,我们自己要是老想恢复失去的东西,老想着过去,就会毁我们自己。
5、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过于,他近在身旁,却犹如远在天边。
6、我不想得到永生,也不想有来世。我只希望能永远消失在浩浩苍穹之间,就当做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我这个人。反正在这世上,我只是一个无名氏。
7、如果你总是思考你失去了什么,永远不会忘记,你会打败你自己。
8、仆人虽然愚昧,却以诚实和诚实为愚昧的后盾。不管一个女人有多丑,她总能从她的身材、性格或其他细节中发现美。不管一个男人多么没用,她都会说他将来可能会改变。
9、要打捞被抛进海里的货物是很困难的,而当它们被打捞上来的时候,往往因为太坏而无法修补。我担心,当你能够把你的名誉、你的美德、你的善良投入大海时,你会发现它们全都被水改变了,变得毫无用处,甚至陌生。
10、你喜欢狗,是吗,斯佳丽?你是愿意把狗关在狗窝里,还是愿意把狗关在马槽里。
11、我明天回塔拉再考虑吧。那我就可以忍受了。明天,我要想办法让他回来。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感想
我特别喜欢斯嘉丽不服输的性格。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也许会像斯佳丽一样遗失很多美好、遭遇许多挫折,我们可以失望,可以失败,但绝不能绝望,不能放弃。斯佳丽原本是个家庭优湿的大小姐,但是随着战争的爆发、结束最终落魄到为生活出卖自己灵魂的地步,这一志则既有外部因素,也和她个人的性格息息相关。斯住丽从一开始就对希礼有着难以自拔的好感,但也许是出于年少羞涩不愿表达,又或者是出于一种骄做矜持的大小姐姿态没有率先表达自己的爱意,使得爱人错过最终成为了别人的新郎。但是这一切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由于对于这段感情的难以制舍或者是出于赌气的成分,斯佳丽选择嫁给希礼老婆的亲眷,可是悲剧来得快且彻底,新婚的丈夫很快战死留的斯住丽立即从一个新婚少妇变成了寡妇。难以评价这段感情的结局是好是坏,对于一个可怜的生命来讲,斯佳丽的丈夫的离去确实令人难过。但是对于斯住丽而言她只是失去了一个不怎么爱的丈夫,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她丈夫是在相互交织的情感中的一个牺牲品。
斯佳丽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女子,不能简单的用一些充测道德评判的词语来定义她,不论是“傻白甜”还是"白连花”。因为这个矛盾的个体会因为周围生活的改变被塑造成所有可能的样子。她也许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但是她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她不愿成为被心爱的男子抛弃的人,她不愿意自己一直被贴上“寡妇"的标签,她不愿意自己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所以一旦有机遇她便会紧紧的把握。她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始终不能说她变成了更坏的人,不能说生活让她黑化。她只是一直在探寻自己到底要什么,她只是不断在为自己做更好的打算。
书本中让我感最深的情节是:当斯住丽得知自己必须替塔拉庄园筹一笔巨额的税金,她扯下窗帘布做了套新衣蒙,并鼓起勇气去找被北军羁押的白瑞德,并企图欢瞒他自己过去的苦日子,并施美人计骗取瑞德的钱,但却被瑞德识破,且被瑞德告知他的钱已被北军扣押。回程途中、思嘉巧遇了妹妹的爱人甘富兰,并发现其由于从商成功而致富,并将其诱拐作与自己结婚,付清了塔拉的税金。首先创除道德层面的评判,斯佳丽又一次将自己的婚婚视作某种交易或者是工具,不同于第一次的幼稚和感情用事,这一次斯佳丽是为了庄圆筹得一笔巨款来维持生计,是迫不得已的一种在艰难求生状况下的最优解。在我看来她是一个行动力极强的强势者,在辛苦劳作的这段时间,没有因为婚姻破裂,家破人亡被彻底打倒,而是努力在最底层为生存奋斗。相此起她以前富丽堂皇不愁吃穿的日子,这段经历反而将她锻炼地更加坚定勇敢。当能再次找到一个向上攀爬的机会,斯住丽毫不犹豫立马全副武装地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可以说她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强者。
我认为全文中最意难平的是,当斯佳丽在爱情中不断追求却又一无所获之后,才发现了最爱自己的,也是自己最爱的人竟然一直以来,从始至终都陪伴在自己身力,可最他许就因为距离产生美,或者说是人们总是过于不珍现经而易举就到手的感情。使得斯佳丽和白珠德到最后一刻才明了对方最赤诚的心意,但是这个程中两人也失去了很多:初识时最美好的年华,婚后本应该甜蜜浪漫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爱情赖以为生的最亲爱的女儿。不过结局两人还是前嫌尽释,与过去和解,有一个相对英好的结局。也许曾经的那些裂疯让彼此更加难舍难分,成为了对方生命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存在。两人也在历经风霜之后找到了最中心灵的归宿,成熟、温柔且异常坚定的站在对方的身后。成长很痛,但是坚持走下去就会涅架重生,这是一部大女主的经典文学,她始终靠自己的智慧、努力和选择走上一条不后悔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