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2020年民政工作总结和2020年民政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社会救助工作稳步推进,救助水平进一步提升。
1.全面深入开展城乡低保提标核查,进一步织密筑牢兜底保障网。一是领导重视,保障有力。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联系民政工作副主任、县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街道)乡镇长(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低保工作经费按保障对象每人10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召开了2020年全县城乡低保提标核查工作会议,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责任、任务;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二是顺利开展城乡低保提标核查。2020年我县将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2020年的月人均532元调整为今年的月人均570元,增幅7%;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2020年的年人均3528元调整为今年的年人均3876元,增幅10%。2020年全县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1879户60975人,占农业人口的13%,2020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23367.68万元。2020年全县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6761户11740人,占城镇居民人口的9%,共发放城市低保金3847万元。三是季节性粮食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季节性缺粮救助对象认定和粮食采购相关工作顺利完成,2020年共采购救助粮62.44万公斤,采购资金293.05万元,已于8月份全部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
2.不断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围绕“扩大救助范围,完善救助方式,简化救助手续,提高救助水平”的总体要求,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及时给予救助和参合参保资助,有效遏制了精准扶贫对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家庭等群体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发生。2020年共救助1374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106.6万元。
(二)实施民政福利工程,提升特殊困难群体民生福祉。
1.认真落实特困供养,养老服务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全县共有特困供养对象1003人,其中集中供养501人,集中供养率已达50%;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共99人,集中供养67人,集中供养率已达68%;2020年共计发放特困供养金1140.21万元。分散供养监护协议和失能对象护理协议签订达100%,护理费落实到位。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法人登记率达100%;2020年我县将板场镇敬老院定为星级示范敬老院创建项目,将谯家镇、淇滩镇和中寨镇敬老院定为提质改造项目,已拟定工作方案和投入了创建和改造经费,已工程进度全部完成,正待上级验收。
2.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一是落实孤儿保障经费,按月足额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2020年我县共有孤儿168人。按养育方式分,集中养育的45人,社会散居的123人。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资金254.56万元。二是给19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360名困境儿童实施了救助,发放了救助金31.79万。
3.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我县已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充分保障了残疾人权益。享受两项补贴对象共12759人(其中享受生活补贴5234人,护理补贴7525人),发放生活补贴294.55万元,发放护理补贴 383.51万元。
4.深入开展临时救助,救急难功能进一步凸显。全县累计救助临时困难群众12960人次,发放救助金820.54万元,其中实施急难救助7例,共计救助资金11.1383万元。
5.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不断加强。不断健全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通过设置流动救助车,组建街头救助小组,利用救助小组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引导、劝导和救助,确保了这一弱视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20人次。
6.继续实施慈善金秋助学活动。 善总会金秋助学项目受助类型有低保、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孤儿等情况,贫困大学新生要严格按照规定提出申请,并将资助名单上报教育局,与全县其他单位部门资助项目进行比对核实,每名学生只能享受一个资助项目,不得享受重复资助。2020年金秋助学项目共有51名学生符合资助条件,每名5000元,共计发放25500元。
7.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现有留守儿童12158人,困境儿童360人。一是健全制度。出台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二是完善资料。组织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排查和系统录入,依托精准扶贫识别建档立卡和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建立详实完备台账,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准确掌握其数量规模、家庭情况、监护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定期更新数据。三是落实责任。建立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责任制,乡、村、组、监护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对实际无监护情况的留守儿童,委托亲属、朋友承担监护责任的,须经村(居)委会备案,并定期进行检查。建立完善备案制度。四是开展亲情关爱。对留守困境儿童除给予生活上的救助和亲情关爱外,还充分利用乡镇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点,开展亲情关爱示范点创建工作。今年,在团结街道杨柳村规范建设留守儿童之家1个。
8.加快民政园区建设进度。县民政园区含老年公寓养护楼、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光荣院四个子项目,位于官舟镇集中村,占地约100亩。目前,正积极组织设计单位编制民政园区详细规划设计,施工设计等相关前期手续。
(三)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1.加强救灾核灾工作。2020年,我县遭遇洪涝、火灾、滑坡和干旱天气,全县22个乡(镇、街道)均不同程度的受灾,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全年我县受灾人口共计69000多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1400多公顷,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300多公顷;因灾紧急转移安置650人次;倒塌房屋70多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基础设施损失600余万元、家庭财产损失300余万元。面对灾情,紧急部署,及时启动各类灾害应急预案,紧张有序地开展救灾工作。及时下拨救灾款500余万元,救灾棉衣2000多件、棉被3000多床。共救助困难群众1.22万人次,使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2.加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的监管力度。县民政局在4月和9月两次会同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2020年度全年下拨的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检查中对发现问题的立即纠正,并做到跟踪督查,确保发现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
3.认真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工作。5月12日防灾减灾日期间,我县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县减灾委印发了《沿河自治县“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部署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册3万余册。
4.让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政策落到实处。今年,全县12万余户农村居民的住房,全部由省、市、县三级财政统一向保险公司缴纳基本保额为1万元的保费,统保率达100%。122796户农户参保,参保率100%,群众自愿投保3000多户,实现了省、市要求的统保目标。
(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年初制定了老龄工作安排意见印发到乡(镇、街道)和部门。并把老龄工作列入了全县年终绩效目标考核的内容。二是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坚持科学性、多样性、安全性、趣味性的原则,按照现代项目与传统项目相结合、运动型项目与休闲型项目相并举,以体为主、文体结合,户外为主、户内与户外相结合的活动要求,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加大条例宣传,推动条例全面贯彻实施,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开展老龄活动25余次。四是我县完成红星桥社区和迎将桥社区,2个日间照料中心,共投入资金184万元;以及完成新岩村,沙坝村、银山村、陡滩村、彭华村5个示范型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共投入50万元。五是按时发放高龄补贴。全年按季度发放,共发放34305人次,金额571.45万元,其中80-89岁的50元每月共31085人次,金额466.275万元;90-99岁的每月100元共3077人次,金额92.31万元;100岁以上的每月300元共143人次,金额12.87万元。
(五)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1.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一是“一核多元”社区建设工作。按照“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在官舟镇野漆根村建设1个试点,投入经费199.6万元。二是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和智慧社区建设。出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大数据建设为契机,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体系。2020年,完成6个智慧社区试点建设,截止目前,已全面上线。三是有效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动员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社区”主题实践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广大社区党员干部及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身边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形成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遵纪守法、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建好用好社区道德讲堂阵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抓一批志愿服务示范社区。以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社区”活动助推和谐社区建设。
2.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一是村(居)务公开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着力在健全村务(居)公开机制、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强化民主监督机制上下功夫,促进我县城乡社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全面开展。我县出台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关于开展城乡社区协商试点促进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协商体制机制,拓展社区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和渠道,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一步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效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县政府印发《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两项清单的通知》。三是开展同步小康工作。继续加强巩固城乡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工作,即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率、农村社区建设覆盖率、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率四项指标。城乡社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完善率99.37%,其中: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率完成了100﹪,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率完成了100﹪,农村社区建设覆盖率完成了100﹪,和谐社区达标率完成了100﹪。四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采集数据与系统中存有数据进行比对补全,认真细致进行比对,按照精准、及时的要求。目前也全面完成391个村委会、58个居委会数据录入比对补全工作,完成100﹪村(居)民委员会,发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同时落实专职人员负责村(居)委会统一赋码管理系统的管理。五是村规民约示范创建工作。根据省民政厅《省民政厅关于开展村规民约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县开展“村规民约示范村”三级联创工作,出台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关于开展村规民约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通知》,制定并下发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指导意见》,并要求各乡镇(街道)有序引导各村(居)委会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促进法治沿河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在农村社区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为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美丽乡村(居)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创建了省级“村规民约示范村”18个,县级“村规民约示范村”20个。六是扫黑除恶工作。出台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政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实施方案》。及时与组织部对全县村(居)干部进行背景审查,完成背景联合审查人数2114人,曾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拘留以及党纪政纪处分人数46人,3人涉及涉恶问题,相关司法部门已对上述人员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和处理,为社会有效净化了环境。 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社区工作。出台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政局关于印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并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科级以上干部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社区工作组。各乡镇(街道)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党组及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安排、亲自督查,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扎实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社区各项工作。工作中结合民政业务送政策、送服务、送爱心进社区,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成立10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社区宣讲组。各乡镇(街道)相继成立相应的宣讲团加强宣讲工作。 宣讲团深入各乡镇、街道、社区开展宣讲。各社区邀请素质高、懂理论、接地气的社区优秀干部、党员、先进典型作为网格宣讲员,具体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精神,做到全县社区宣讲全覆盖。八是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与司法局联合出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方案》。全县创建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22个。其中沙子街道岩溪村被民政部、司法部命名为第七批“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中界镇孙家社区、沙子街道黄金村、和平街道联桥社区被民政厅、司法厅命名为第四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2个乡镇1个村被市民政局、市司法厅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六)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是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今年春节期间,县四大班子领导组织相关部门组团走访慰问了驻沿部队官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部分优抚对象,送去了节日亲切问候和慰问品、慰问金。同时,各乡镇(街道)、部门组织对本乡镇、本单位的优抚对象进行了走访慰问。全县共走访慰问优抚对象1万多户,慰问金80多万元。二是安置改革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序推进。今年我县共接收退役士兵110人,符合置的有11人。积极鼓励当年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由政府补贴全部予以免费,参加培训的有86名退役士兵,有意愿参与培训率达100%,解决培训资金160.5万元。三是完成退役士兵一次性补助金的预算。对退出现役的自主就业城乡义务兵和士官由地方政府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今年有102名退役的士兵享受一次性经济补助,共补助资金130万元。四是做好复员退伍军人权益保障,想方设法解决复员退伍军人的“生活难”。将符合条件的2692户复员退伍军人全部优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因病、因灾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解决复员退伍军人的“住房难”。我县将全县复员退伍军人的危房屋全部纳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基本改造完毕;解决好复员退伍军人“医疗难”问题,为重点优抚对象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每人每年发放医疗门诊费200元,共计补助资金82万元。切实保障1-6级残疾军人的医疗保障待遇,共补助资金4万余元。对享受抚恤补助的复员退伍军人,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按规定享受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和城乡医疗救,救助金额达4万多元。五是做好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的信访稳定工作。认真做好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的信访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和医疗等方面确有困难的及时给予临时困难救助,对来信来访给予耐心疏导解释,1-6月,接到信访件2件,回复处理2件。使这部分对象的权益得到保障,思想得到稳定,生活更加安定。六是切实做好复员退伍军人信息采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军人事务部对开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的工作安排,我县已全面开始对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进行采集,于12月底前完成。
(七)扎实稳步推进地名普查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二阶段工作;二是对地名文化属性进行深度挖掘;三是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志》沿河部分报送省、市普查办;四是出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名故事》3000册。五是完成《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名词典》《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名志》初稿;六是完成《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名档案》;七是平安边界工作。对沿河—德江段、沿河—印江段、沿河—松桃段、沿河--酉阳段、沿河--彭水段进行实地踏堪,认真排查矛盾纠纷隐患排查。
(八)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1.殡葬改革工作。一是做好清明节期间安全祭扫工作。利用宣传车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宣传、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安全祭扫工作;利用赶集日开展《生态节地安葬》和《低碳文明祭扫》宣传活动,共发放《殡葬改革宣传手册》1000余册,现场接受群众咨询政策200余人;利用“春节”“清明节”等重大节日,引导群众用鲜花文明祭扫,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二是继续推进殡葬改革第三阶段工作。我县殡葬改革工作进入第三阶段。全县所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凡在县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的干部职工回沿河原籍居住,且户籍已迁回沿河的人员死亡后实行火化。在县城区规定范围内人员死亡后实行集中治丧、火化、定点安葬,共死亡252人,到殡仪馆集中治丧196户、火化252具,入公墓安葬83例、入已建墓安葬67例、按程序领走骨灰95例、寄存骨灰4例,节地生态安葬(抛撒)3例,集中治丧、火化率达100%。落共落实殡葬惠民基本财政补助资金28.31元。三是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官舟、沙子和甘溪3个规范化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殡仪馆迁建建设已完成可研编制、立项、选址及项目申报,融资到位资金2亿元,占地603亩,建设地点位于沿河县团结街道复兴村。现已进入征地拆迁、规划评审设计阶段,正在有序推进。四是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及农村散埋乱葬治理活动。我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民政工作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和县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发改、民宗、公安、国土、住建、林业等10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任务,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将专项整治范围定为县殡仪馆、经营性公墓、农村公益性墓地、宗教活动场所、骨灰存放设施、重点整治公墓建设、运营、殡葬服务、中介服务和丧葬用品销售、农村散埋乱葬坟墓和超面积豪华大墓、“活人墓”12类违规行为。在专项整治活动中,沙子街道对农村豪华墓、“活人墓”进行了专项整治,已撤出了3座新增豪华墓、“活人墓”。
2.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服务水平。一是依法做好婚姻登记工作。全县共办理婚姻登记 6514对,其中:结婚登记4768对;离婚登记971对;补发结婚登记719对;补发离婚登记56对,成功调解75对婚姻矛盾纠纷,查询婚姻档265次。二是补录建国以来的婚姻历史数据,已完成补录的80%。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乡镇(街道)赶集日,对婚姻知识进行宣传,发放婚姻法律法规选编,共发放1000余册。
3.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一是继续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规范流程,做好民间组织登记工作。二是做好社会组织年检工作。今年需参加年检的社团24个,其中合格的21个、基本合格1个,未参加年检2个。应参加年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32个,其中合格30个,基本合格2个。社会组织参加率96%,合格率96%以上,全面完成了我县社会组织年检工作任务。三是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摸底调查。我县及时开展了行业协会商会的摸底调查工作。经过摸底调查,全县共依法登记社会团体24家,其中属于行业协会商会的有3家,涉及脱钩的0家,没有涉及脱钩的单位。四是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与县公安局联合印发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发布了关于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的通告,并成立了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共查校外培训机构45家,经查有营业执照30家,无办学许可证及消防合格证的45家,无牌无证15家,自行解散5家,移交教育部门15家。
(九)强化帮扶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精准选派干部驻村。2020年,我局选派5名党员干部分别到土地坳镇沙湾村、关怀村和五七村,思渠镇边疆村、坪江村5个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解决了驻村干部驻村工作、生活设施设备,并分别解决驻村工作经费1万元。二是精准开展结对帮扶。组织民政干部职工与帮扶联系村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行科级干部一帮五、股级干部一帮四、一般干部一帮三,积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认真开展部门帮扶,切实为帮扶村解决困难和问题。解决土地坳镇沙湾村、丰岩村和泉坝镇捷梁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各5万元;组织党员干部到五谷完小(沙湾村)开展慰问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活动,为在五谷完小和丰岩村、马场村小学就读的148名留守儿童送去价值1.2万元的新书包和文具盒;还对30名困境儿童进行了慰问,送去慰问金共6000元。
(十)加强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局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专兼任人员具体负责,为全局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职责任务。按照县委安排部署,制定了县民政局加强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方案,明确了局党组集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 单位“一把手”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各分管口成员的直接责任和“一岗双责”,并开展了省委第九巡视组巡视铜仁市反馈意识形态整改任务的整改工作。三是加强学习宣传教育。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十九大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委意识形态和宗教工作决策部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通过持续学习教育,全局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使命担当。四是强化舆论引导,维护网络安全。始终坚持做好网络舆论管理,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根据工作需要,县民政局开通了“沿河民政微信”、“沿河民政微博”、沿河民政工作QQ群和微信群,明确专人负责维护和信息发布,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正面宣传,宣传好声音,传播正能量,认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主流文化思想、宣传先进典型、宣传民政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等,使民政系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和发挥。同时,注重掌握各新闻媒体的舆情动态,健全政务舆情回应制度、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制度等工作机制,及时收集、研判和处置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言论,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十一)深入推进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召开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形成了“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党组成员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和开展“分级约谈”工作,确保了全局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二是扎实开展民生领域整治铸廉行动。根据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将责任细化到人,组建了4个检查组赴各乡镇对所联系乡(镇)和分管科室进行督促检查。进一步对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进行监督,规范了民生资金管理使用行为,确保中央、省、市、县保障改善民生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完善民生资金监管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涉农项目资金责任追究、定期公开、备案和监督等制度。
(十二)抓紧抓实安全生产。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4个督查组,于3月下旬对全县22个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救助站和敬老院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了民政系统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2020年工作打算
(一)做好民政常规工作。围绕提质增效,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始终把社会救助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大救助力度,改进管理服务,增强救助实效;围绕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不断加强救灾能力建设,确保全县受灾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围绕扶老救孤助残为重点,稳定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全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做好民政园区建设。民政园区建设在官舟镇集中村,共计占地100亩。含老年公寓养护楼、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四个子项目。
(三)加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一是争取启动新建殡仪馆项目施工建设;做好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二是继续开展豪华墓、“活人墓”整治工作,清理违法违规修建的豪华墓、“活人墓”,切实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四)夯实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做好敬老院提级改造和星级敬老院创建。二是实现扶贫“两无”贫困人口与农村低保长期保障户、重点保障户基本统一,贫困人口一般贫困户与农村低保一般保障户有效果衔接。三是完成黑水、土地坳、思渠敬老院建设。加快县城市中心敬老院建设进度。
(五)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围绕社区建设,着力增强基层自治服务功能;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全覆盖。
(六)全力推进第十一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