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的课程,收获满满,感动多多。对于技能训练,应该采用累加的方式,逐渐增加难度和内容,循序渐进,绝不能中断,也不能搞“跨越式”发展。比如,学生内心听觉——稳定拍感的建立,就是要从第一节课上就强调脚下要有稳定拍。这样既给出速度,也是建立教学常规。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借助外显的脚踏节拍慢慢形成内心听觉,建立稳定拍感。针对节奏和音准的技能训练,采取各种教学小技巧,在音乐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学习各种音乐本领。在培养学生某一项能力时,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坚决避免机械训练。在这一点上,柯达伊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多声部节奏卡农、内心听觉、模仿接龙、固定节奏型、个人多声部等等。
在杨立梅教授的讲座中,她将整体的柯达伊教学法基本教育思想、理念和内容娓娓道来,她以民族为主题的教学理念,强调音乐中的律动感需要和语言韵律相结合,将柯达伊教学法融会贯通到中国歌谣中,用最简单的音乐乐思做出多种律动效果来,使孩子们多层次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梁洪来老师用他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举例分析柯达伊教学法如何应用到中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中,使我们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在开怀大笑中又不由得深思和憧憬今后的中小学的音乐课堂的美丽蓝图。
赵翠芹老师巧妙实用地将游戏的形式运用在课堂上,使孩子们一上课就得到音乐带来的启动,自然进入学习状态。真是妙不可言。
崔健老师结合她在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柯达伊研究所的学习和总结,将音准、节奏、多声部等各种音乐技能如何用具体的步骤稳扎实稳地循序提高,并用课堂再现的方式清晰严谨地展示给我们。
Arpad博士按照不同的教学深度,列举出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组合训练方法,我们在体验学法中理解教法。他广泛收集和利用各国民歌小调加以编配,去粗存精,为我们进行各种拓展性训练。他坚信“歌唱使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念。在与Arpad博士互动和学习当中,我们从各种实践活动中也深深体会和理解了他的音乐教育理念。
总之,他们的讲座给现有的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更新更现实的经验和方法。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慢慢的消化,认真的领会。与我们现有的实际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切不可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艺术教育的心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