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区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中央财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和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划清边界、厘清事权、做好蛋糕、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思路和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要求,坚持以绩效为导向,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做好保基本、守底线、促均衡、提质量等新时代财政工作,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财政收入扩量提质。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应对税制改革、中美贸易摩擦、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高质量组织财政收入。1-10月,全区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62.6亿元,同比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8.3亿元,同比增长9.1%。一方面收入质量稳中有进。强化经济运行态势分析,加强与税务部门协同配合,用足用好调控手段,逐月增幅稳定在15%左右,有效防止了收入的大起大落、高开低走。1-10月,“6+1”特色产业税收增长较快,同比增长7.3%;房地产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3.2%,占总收入比重36.7%,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而经常性收入同比增长15.1%,占总收入比重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有所改善,收入质量稳步提升。另一方面税源涵养质优量增。修订新一轮产业和人才扶持政策,加大对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凤凰行动”、小微和双创企业扶持力度,区本级兑现扶持资金4亿元;发挥好协税护税在“引、增、留”上的积极作用,完成82家未属地税源的转化落地,成功挽留百万元以上拟外迁企业8家;招商引税新设企业1139家,其中15家企业税收年内突破百万;截止目前,千万元以上企业136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2%,实现税收收入46.3亿,占全区经常性收入的48.9%。
(二)财政支出重点突出。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一是改善民生不遗余力。坚持普惠性原则,全面融入社会民生“大改善”行动,统筹财力支持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全力保障垃圾分类、厕所改革、停车难等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1-10月,全区九大民生支出40.9亿元,占年支出总额的82.2%。二是重点项目保障有力。以提升区域环境品质,提高城市基础功能为导向,全力保障全域拥江“大突破”和生态文明“大深化”行动,筹措120.7亿元,保障了城中村改造、区块开发建设等项目顺利推进,确保了截污纳管、停车场(库)等重点项目有序实施。三是行政支出更加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厉行节约,扎紧预算编制源头,加强行政支出过程把控,将节省、结余、闲置资金,统筹用到补短板、打攻坚战和改善民生上。五年来,做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2020年1-10月,“三公”经费同比下降5%;结余上缴资金5530万元,全部用于民生实事项目。
(三)财政管理规范高效。着眼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将绩效理念和管理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一是完善好制度规范。建立预算项目动态库,实现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常态化动态管理;制定《XX区级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全区综合考评体系,在季度、半年度等节点进行考核通报,强化预算刚性。编制2020年政府财务报告,全面反映我区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二是发挥好监督职能。密切绩效目标同绩效考评的联系,将“花钱”与“办事”紧密结合,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2020年成功创建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库,涉及552个项目、26.4亿元;指导47个预算单位开展项目绩效自评,完成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和“回头看”等项目5个,抽取7家单位进行“双随机”票据使用和“五费”支出情况检查,检查报告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进行公开。三是管理好国企国资。实施国有企业经营业绩、企业负责人“双廉”考核,加强国企管理力度。出台《XX区国有房产集中管理办法》,建立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国有房产管理新体制,切实消除街道购置房产、自管公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监管盲区,提高国有房产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四是优化好政府采购。大力推进“政采云”平台建设和应用,做好政府采购加减法。通过简化采购流程、缩短采购周期做减法,加强采购监管、推进公开透明做加法,推动政府采购在阳光下运行,有效提高采购效率。截至2020年10月底,“政采云”平台累计交易金额7586万元。
(四)防范风险措施有力。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坚决打好防范和化解风险攻坚战。一是严格管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全面梳理隐性债务进行,测算可偿债财力,制定并实施《XX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摸底排查街道举债担保情况,约谈建设单位相关责任人,落实好隐性债务化解责任;二是序时完成化债任务。以保障现有建设项目序时推进为前提,调度财政资金10.4亿元,确保按时完成化债任务。截至2020年9月底,全区共消化债务30.6亿元,完成全年消债任务92.3%。三是积极争取债券和资金。积极开展债券申报和资金申请,2020年获批新增债券10.7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7亿元,是主城区唯一争取到一般债券的区级政府;积极争取市财政“预拨出让金”待扣款4.8亿元和土地储备预付资金5亿元,确保了常青剩余区块等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四是加强财政支出监管。完善动态监控系统,制定《区动态监控操作规程》,将动态监控与政府采购管理、现金使用管理、支付方式管理、银行账户管理等有机结合,加强授权支付事前监控,有效增强预算单位规范使用财政资金的意识,降低财政资金运行风险。
(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以党的建设为牵引,抓好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打造财政文化品牌。一是筑牢财政廉政防线。严格落实主要领导“五不直接分管”、“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等制度,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21项,压实领导责任。组织全面学习中央反腐倡廉、从严治党的精神和要求,认真学习《宪法》《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第四季“以案说廉”大宣讲等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二是建强财政专业队伍。一方面,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形象关,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2020年公开选拔中层正职1人、副职3人,转任中层正职2人。另一方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上门服务至少一次”活动,覆盖35个部门、服务600余人次;开展以预算编制、政府财务报告编报、新政府会计制度、企业税费清缴、“凤凰行动”财务高管能力提升等为主题的培训、讲座、沙龙等20余场,全面提升区域财会队伍整体专业素养。三是创建财政文化品牌。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单位的“双全”目标,宣扬“严谨、务实、创新、至善”的财政文化内涵,通过“XX财政”双微平台累计推送文章近2000篇,阅读量5万以上;统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雷锋志愿者、结对帮扶、七五普法、税法宣传进高校等活动,进一步打响财政文化品牌。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财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市委“六大行动”和区委“七大行动”,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经济工作核心地位,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书写好“处理两个关系、聚焦三个重点和防范四大风险”三篇文章,为高水平全面建设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保驾护航。
(一)在组织收入中处理好两个关系。充分认清我区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群雄环伺局面,保持清醒头脑,提升忧患意识,把准发展方向的“脉络”,发挥“当家理财”职能,全力组织好财政收入。一是处理好“稳收入”与“优结构”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经济工作的核心地位,加快研究成立区财税收入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聚焦产业结构优化,依托钱江新城金融港湾核心区、钱塘智慧城、丁兰智慧小镇等重点平台,进一步精准细分产业类型,支持金融、人工智能、大健康等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高度关注企业梯队培育,梳理龙头企业清单,支持总部型、龙头型企业引进,争创收入增长高起点;高度关注财力结构优化,聚焦营改增后增值税基数调整、市对区财政体制调整和税制改革,及时做好应对方案,增强优化收入结构的主动性。二是处理好“稳收入”与“减税费”的关系。继续发挥好协税护税工作机制、财税联席机制作用,全面开展重点企业大走访,有效落实“三问三帮一助推”,做好安商稳商和“引、留、增”工作;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蓄水养鱼、增强后劲;精准制定产业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施策”,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积极地加大或扩大力度和范围,助力外向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脱困,确保区域经济社会稳定。
(二)在财政投入中聚焦三个重点。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和厉行节约,切实将有限财力用到发展上、用在刀刃上。一是聚焦发展。全面推进“三化融合”,支持“湾区之芯”“一号工程”“凤凰行动”等重大工程;突出空间和资源的整合利用,联合相关部门重点围绕10%留用地、创新型用地的规划使用,积极探索区街与知名企业开发模式,确保“空间+资源”发挥出“1+1>2”的功效。积极参与街道职能调整,鼓励街道做大可用财力,进一步激发区块发展活力。二是聚焦民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握公共财政运行边界,敢于纠正财力错配事项,辨别清民生中的大和小、轻和重、缓和急,保障好教育布局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和亚运场馆建设,支持好治废、治水、垃圾分类等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确保重要节点、重大会议期间安全稳定工作,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扮演好有为政府的角色。三是聚焦重大项目。聚焦功能性、要素性和前期性项目的谋划,进一步提高财政统筹力,主动积极作为,做到对上要的来、对外筹的到、对内挤的出,全力保障好城中村改造征迁清零、重点区块规划建设及市级沪杭高速抬升工程和运河二通道等重大项目。
(三)在财政运行中防范四大风险。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化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好潜藏在财政运行中的各类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防范收支不平衡风险。一方面,高度关注中央对地方、市对区财政体制分成调整,算准算细区级财力,压缩一般行政支出,做好开源节流;另一方面,严把政策关,减少政策规定外的上级转嫁支出,对政策规定确需区级承担的,积极向上申请配套资金,减轻区级财政压力,防止收支倒挂,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二是防范好隐性债务风险。加强对收入盘子和城建盘子的把握,精准预测可偿债财力,全力做大可用财力这个分母,不断缩小地方政府性债务这个分子,确保地方政府性债务率始终处于安全可控范围内;加强政策解读与精神传达,对债务政策变化及时做好应对方案,提高工作主动性;加快土地出让清零,加速资金回笼;强化建设项目资金管控,压实化债责任,序时完成化债任务,确保隐性债务不新增。三是防范好绩效无效风险。围绕破解部门对绩效管理的惯性思维与规范化管理的矛盾,大力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增强部门主体责任意识和当家理财观念;坚持先有预算后又支出,没有预算不得支出,严格控制新增财政支出款项;建立健全绩效运行监控工作机制,对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深化绩效管理考核,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确保绩效目标按期保质实现。完善涵盖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做到支出有标准,切实减少预算分配环节的随意性。四是防范好财政廉政风险。依托“1+8+X”内控制度体系,建立常态化的内控执行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专项检查考核等方式,确保内控工作真正发挥作用。持续推进动态监控系统和网上支付大厅建设,及时发现和预警违规违纪行为,搭建起财政资金安全的科技屏障。着力构建规范透明的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体系,紧盯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存放等关键环节,加强制度约束和流程管控,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持续抓好财会队伍培训工作,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筑牢清廉财政管理防线。